{{currentTime}}
《什么是好的教育》 ——“文翁大讲堂”第十二场开讲

  6月12日下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文翁大讲堂”第12场报告会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举行,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做客大讲堂,提出“什么是好的教育”的问题,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讲座由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谭学军主持,来自成都市教育局局领导、各处室负责同志,各区(市)县教育局局长、人事科长,教培机构负责同志、教研员,成都市各区县市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市直属(直管)学校(单位)校(院、所)长(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校长,共1100多人参加了讲座。

 

  杨东平先生《什么是好的教育》的讲座,从高考反思讲起,对现行教育中扼杀人性的种种作法予以了批判。认为“教育需要恢复常识,正本清源,首先需要的是正常化!”

 

  杨教授认为,“中国教育已经超越了极其短缺、极其贫困的阶段,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确定的主题——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进行“教育的正本清源”工作。

 

  而在“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时,杨教授认为“教育要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达到人格养成、树人育人的目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杨教授则给出了“注重因材施教、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培养合格公民、走向生活教育”的建议。

 

  杨教授认为,教育只有从国家主义转向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个学生,从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转向培养人、培养新公民,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生活教育,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教什么、如何教转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就实现了教育范式的改变,继而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教育扼杀人性的一面。

 

  最后,杨教授就目前教育改革的动力和路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探索改革的动力机制是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而这些力量的来源就在于一个个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的出现、对外开发促进教育的创新、社会参与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网络以及企业对新教育的促进等。因此,杨教授也鼓励在场的所有教育工作者,说到:“教育改革需要知行合一,需要行动、探索和实践;我们要超越精英主义,淡化名校情结;做最好的自己,走向幸福人生;做力所能及的改变;重新点燃文明古国的教育之光;教育因你而改变!”

 

  杨教授以自己丰硕的教育研究成果和鲜活的教育案例,全面阐释了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他对好教育的理解给与所有参会者深刻的启迪,对成都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城乡一体化,实现成都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重要的借鉴。

 

 

 

什么是好的教育-成都教科院.ppt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