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信息专报2013年第4期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信息专报

 

 

  2013年第4期(总第22期)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编 2012年3月18日


 

 

  本地信息

  校企联合培训“金蓝领”,打造成都国际汽车城人才库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信息

  宁波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举行,2221人参赛

 

  其他省市信息

  常州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签约

 

  教育科研信息

  集团化办学需要怎样的治理结构

 

  国际信息

  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的欧盟“参照系”

 

  其他信息

  着力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摘录

  两部门印发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意见

  奥朗德承诺推出职业教育改革法案降低失业率

 

 

  本地信息

  校企联合培训“金蓝领”,打造成都国际汽车城人才库

  2013年3月12日,由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成都市就业培训暨职业能力建设现场会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现场会上,80余位来宾们参观了吉利集团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金蓝领”培训学员就业情况,参观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作车间和叉车培训班学员汇报表演,最后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座谈交流会。

  座谈交流会上,龙泉驿区重点介绍了在就业培训工作上的重要实践——“天府汽车‘金蓝领’培训就业行动”。龙泉驿区为服务汽车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国际汽车技能人才城”,促进城乡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而探索实践的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培训以中青年城乡劳动者为主要对象,依托协会、企业、基地和院校为载体,实现产业发展与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良性互动。2012年,“天府汽车‘金蓝领’培训就业行动”共开展培训72期,培训学员3452人,3279人进入一汽、吉利/沃尔沃、嘉润汽车等整车和核心零配件企业就业,就业率达95%,月均收入达4000元/月,有力促进了经开区(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倍增”发展,形成了城乡群众收入“倍增”的良好态势。

  会上,成都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还公布了首批《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并为首批9名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新华网3月12日)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信息

  宁波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举行,2221人参赛

  为期5天的2013年度宁波市职业教育技能(才艺)大赛昨日开赛。共有参赛人数2221人,其中教师445人,学生1776人。大赛分技能比赛和才艺展示,设教师赛项9类11项,学生赛项19类64项。

  教师技能类赛项一等奖获得者可择优推荐参评“宁波市首席工人”,学生技能获奖者可核发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赛优胜队有望代表宁波参加全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据了解,浙江省从2012年起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的本省籍应届中职毕业生可免试保送省内高职院校相关或相近专业;获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的中职学生,在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由招生院校计入综合成绩,不受政策加分上限的限制。(中国宁波网3月13日)

 

  其他省市信息

  常州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签约

  3月1日,常州科教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部和德国(上海)工商协会在常州签署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三方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依托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对常州科教城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推动该校与在华德资企业在课程、教学、实习、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合作,引入和实施德国政府认可的国际技师课程、教学和认证,逐步实现受培训的高职学生达到国际公认学士学位水平,合作成立“中德职业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等。(新华日报3月2日)

 

  教育科研信息

  集团化办学需要怎样的治理结构

  为实现集团化办学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目标,有必要对集团成员的地位、责任和权利,以及集团运行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纵观我国现有职业教育集团,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主体主要有六个,即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

  政府是集团化办学的主导,承担着政策制定、工作推进、效果监督的任务。行业组织是集团化办学的指导,主要在办学方向、发展规划、资源建设、评价监督等方面指导集团化办学。企业与职业院校是集团化办学的两大主体,企业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方,职业院校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方,职业教育集团最大的功能就是将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结到一起,实现供需结合、供需协调、供需合作,企业在集团化办学中的位置逐步提升,一些企业已经发挥出主体作用,有必要将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作为集团化办学的主体。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各种类型集团化办学中以支持性力量存在。

  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院校等多元主体在集团化办学中各自发挥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推动集团化办学的发展。

 

  借鉴公司结构创新治理模式

  广义治理包括外部治理及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即对集团组织使命的界定、权力分配及决策过程的规范,内部治理即是集团内组织的设定、运行、制衡。

  优化外部治理结构是规范和提升集团化办学的首要条件,一是赋予职业教育集团组织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功能定位和基本规范,三是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准入、退出和过程评价制度。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是规范和提升集团化办学的基本路径,一是制定内部治理的集团章程,章程是集团治理共同认可的“宪法”,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应由集团成员审议通过,报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报集团登记管理机关审核备案;二是搭建内部治理的基本架构,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监督层。

  创新治理模式是规范和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综合措施。借鉴企业和公司集团治理结构的经验,结合职业教育自身实际,开展治理模式创新,将极大地改善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现代教育组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主要有三种治理模式。

  一是理事会治理模式。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专委会为基本组织架构,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常务理事会为日常决策机构,秘书处为协调机构,专委会为执行机构。这一模式是我国目前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院校、行业或企业主导的职教集团多采用此类模式。

  二是管委会治理模式。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行政区域内的职教资源,对接产业发展需要成立职业教育联合体,以管理委员会、理事会、秘书处为基本组织架构,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管委会治理模式在北京交通职教集团、湖南湘潭职教集团的实践中已取得显著实效。政府主导的职教集团多采用此类模式。

  三是董事会治理模式。职教集团不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而由各种社会力量运用股份制手段融合民间资本,投资组建而成,各投资者是职教集团的股东,并按照投资额来享受股东权利和承担有限风险。以股东会、董事会、执行层为基本架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股东决策制。股东主导的职教集团多采用此类模式。

 

  建立有序高效办学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及其制约关系,是集团运行自我调节的方式,可以使集团运行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增强内在活力和对外应变能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日常运行与决策机制、项目运行机制、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政府引导与宏观管理机制、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等。

  日常运行与决策机制、项目运行机制是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性机制。依据集团章程,理事会(管委会、董事会)行使最高权力,研究部署集团全局工作,审议集团重要议案,审议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秘书处、专委会依职开展工作。项目运行机制是在日常运行机制基础之上,完成特定任务形成的运行机制,因其自由组合、灵活有效而普遍受到重视,它可以突破原有运行机制中的樊篱,形成更加贴合项目内在规律的体制机制。

  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是集团化办学根本性机制。集团因“利”而“集”、因“利”而“团”,其“利”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两个方面。经济利益主要有政府投入、项目运行收益、成员捐赠、交易成本降低等,社会利益包括成员之间的互信、成员的社会信誉与荣誉、成员的社会价值。集团化办学应兼顾和保护各个成员的基本利益,积极创造集团共同利益,公平分配既有利益,激励更多的利益创造。

  政府引导与宏观管理机制、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是保障性机制。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改革管理方式,扶持和培养社会组织自治,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把握集团化办学的导向,制定集团化办学规划,提供集团化办学的经费支持,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由教育评价机构研究制定集团化办学标准和运行质量评价体系,推行集团化办学质量认证制度,推动集团化办学的品牌形成与竞争力提升。实施集团化办学的准入、退出和过程评价制度,试行职业教育集团的各类教育经费拨款与集团的办学质量与效益直接挂钩制度,培育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发挥其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引向深入。(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12日第5版。作者:尹伟民、马万全)

 

  国际信息

  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的欧盟“参照系”

  2002年,欧盟理事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会议,制定了在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领域具有引领性质的框架文件,为欧盟理事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工作建立了战略性框架。2002年11月,欧盟通过《哥本哈根宣言》。2003年、2004年欧盟委员会两次召开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高峰会,并形成一系列成果,包括2004年的《马斯特里赫特公报》、2006年的《赫尔辛基公报》以及2008年的《波尔多公报》。2010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成员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合作,以帮助实现《欧盟2020战略》的增长目标,同时也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战略地位予以肯定。新世纪以来欧盟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注入了活力与生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欧盟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发展方式科学化、知识技能综合化、职业资格透明化、学习途径终身化等。发展方式科学化

  在向知识社会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问题成为欧盟各成员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欧盟在提升质量的问题上,将解决的方法集中在科学化的发展框架内,主要表现欧洲资格框架及各欧盟成员国的国家资格框架工作的整体推进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奠定了规范发展的基础,各成员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发展有了规范性的标准与等级,也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技能人才的流动性。在建立并逐步完善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预测体系、确立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共同指数与基准体系及建立欧洲资格框架,以此来规范和促进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其一,建立与完善欧洲职业教育需求预测体系。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加强,由于仅靠市场调节和短期市场供求信号引导,难以实现社会人才资源配置的总体和长期优化,甚至会导致资源大量浪费,因此加强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注重宏观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的新体系。

  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一直在审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响应情况。自2001年以来,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特别加强了技能需求的早期识别和预测工作。当时,该话题受到许多国家重视,自那时起,在欧洲范围内,在制定国家体系以及信息收集和分析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欧洲职业教育需求预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需求与供给数据库及其相关数学模型和分析模块、完善的劳动力调查数据、多部门的宏观经济情况的描述、替代性需求的处理、需求供给预测失衡的处理方法等方面。数据库的建立依托于欧盟各国统计局统计信息,主要涉及人口数据、国民经济水平、新增流动人口数据等;引入能源经济领域的经济模型——欧洲能源-环境-经济模型(energy-environment-economy model of Europe,E3ME)对宏观经济和部门情况予以分析;技能需求与供给分析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包括多部门的就业宏观预测模块、职业模块、资格模块及替代需求模块,各模块通过各类数据信息及经济模型展开动态性分析,相互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而确保最终预测信息的细化与精确性;最终预测分析结果包括行业种类、职业岗位、资格水平、缺口数量及更新流动数量等维度范围内的信息。

  2008年,第一个欧盟地区技能需求预测报告出版,它提供了2015年前的就业和技能需求信息。2009年,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2020欧盟技能供给与需求报告。在欧盟《技能供给与需求:2020中期预测》报告中,对需要大力发展的技能类型、欧洲公民未来应具备的技能、工作岗位的知识性与技能集中性以及准确识别劳动者工作所需技能等问题作出基于数据分析的量化与质性的研究。

  其二,确立欧盟层面共同的指数与基准目标。

  2001年,欧盟理事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会议上提出欧盟教育与培训的三大战略目标及相应的13项子目标,并要求到2010年,使欧盟的教育与培训体系成为“世界质量参照系”。之后发表的《2010年教育与培训工作计划》中明确了三大目标战略并列出一份通过采用开放式协作方式衡量13项具体子目标实施进展情况的指标清单,比如使教育与培训更具有吸引力、加强学习领域与工作场所及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发展知识社会所需的关键能力等。2003年,欧盟布鲁塞尔理事会提出,到2010年,教育与培训体系应达到的5项基准目标,其中有三项基准目标涉及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将参与终身学习的成年工作人口比率至少提升至12.5%;将20~24岁人口中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至少提高至85%;将数学、自然科学及技术类毕业生的总数至少提高15%。

  共同的指数和基准目标的确立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石,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指数与基准提供了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提供了评估的工具与方法,通过全方位的对欧盟各成员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监控与规范,实现欧盟人力资本在欧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优势。

  其三,推进欧洲资格框架和各国资格框架的开发与应用。

  2008年4月23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联合通过“关于建立终身学习欧洲资格框架的建议”,欧洲资格框架完成立法程序并进入实施阶段。欧洲资格框架分为8级资格水平,每一级资格水平均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描述。该框架主要功能是作为转换平台,便于对不同国家资格证书的评估与比较。它通过制订质量保障原则、运用学分转换和累积系统等方式建立起国家间、行业部门间资格证书领域方面的互信与合作,从而提高资格证书的透明度、加强对学习结果的转换与认可,促进了人员和学习者在国家间的流动,推动终身学习的发展。

  该建议指出,到2010年各国把本国的国家资格框架同欧洲资格框架联系起来,到2012年在欧盟范围内颁发的每个新的资格证书上都应注明相应的欧洲资格框架参照水平。目前,欧盟系统32个国家正在开发或已完成国家资格框架的开发工作。其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以部门为基础的资格框架、桥梁式的资格框架及一体化资格框架。(李建中:《欧盟各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开发及进展》,《职教论坛》2009年6月〈上〉,56-60页)

  欧洲资格框架及各欧盟成员国的国家资格框架工作的整体推进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奠定了规范发展的基础,各成员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发展有了规范性的标准与等级,也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技能人才的流动性。

 

  知识技能综合化

  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岗位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更替的频率越来越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必须逐渐适应这种变化,使学生将来能适应并胜任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和新的环境,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能力成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关键能力,也称为通识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能适应当前技术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知识及能力结构的要求。

  2004年,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对关键能力提出了指导意见,指出关键能力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重要性,及其对于学习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欧盟认为,关键能力是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之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并且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关键能力被定义为通用能力或横向能力(generic or transversal competence),主要目标是要实现迁移,进而应用于多种情境之中。关键能力可以发挥多样化的功能,即可以用来实现不同层次的目标、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完成有差异的任务。([瑞]Dominique Simone Rychen,[美]Laura Hersh Salganik:《勾勒关键能力,打造优质生活——OECD关键能力框架概述》,滕梅芳,盛群力编译,《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5期,24-32页)欧盟将关键能力分为三大类别:第一大类能力:使用交互工具,包括母语交流能力、外语交流能力;第二大类能力:异质群体中协调沟通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和履行公民职责能力、文化表达能力、数字化能力;第三大类能力:自主行动,包括数学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创业能力。

  (摘自:《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的欧盟“参照系”》,源自《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4期。作者:李沅栋,史旦旦)

 

  其他信息

  着力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摘录

  一,推动中高职衔接取得实质进展。

  总结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启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三年行动计划,制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一批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深化普通本科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出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政策。

  二,加强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标准建设。

  积极推动和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加快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落实好中职助学政策,推动中职扩大免学费范围、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争取出台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推动高职奖助学金扩大覆盖面。推动制定和完善职业院校各类基本办学标准。推动出台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拨款标准。发布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和试验区进一步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三,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出台提升行业指导能力的意见。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推动行业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联合印发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发布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与相关国有大型企业探索开发校企合作计划。印发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

  四,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建立集团化办学定期统计和年报制度,编写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建立集团化办学案例库。推动各地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有条件的行业和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关联度高、覆盖产业链长、培养层次结构全的职业教育集团。指导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对口帮扶滇西10市州工作深入开展。

  五,推动城乡间、区域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组织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组织开发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相关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农学结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课程体系。推动县级职教中心转型发展,发挥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功能,遴选一批试点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与县级职教中心对口合作机制。研究制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意见。配合做好内地西藏和内地新疆中职班招生工作。配合做好针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程,推动制订片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计划。

  六,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坚持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点,按照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和生源总体情况,确定各省(区、市)中职指导性招生计划。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对连续2年以上中职招生低于高中阶段招生数45%的省份进行重点督查。推动职业院校生源多样化。完善职业院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相关政策,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东中西部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教育部网站3月15日)

 

  两部门印发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教育部、水利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水利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近日,水利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

  《意见》明确了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要求加快推进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水利职业教育院校办学能力、水利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利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水利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等5个重点环节建设,大力实施水利职业资格证书推进计划、水利职业教育院校教学改革计划、基层水利职工文化与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水利职业教育“送教下乡”计划、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等重点项目。

  《意见》要求各级教育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水利企事业单位、水利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和鉴定机构等加强对水利职业教育的组织指导,进一步加大对水利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水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免学费政策,制定并实施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制度,营造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水利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各级水利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水利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好地发展。《意见》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水利部网站2013年3月11日)

 

  奥朗德承诺推出职业教育改革法案降低失业率

  法国总统奥朗德4日在法国中部城市布卢瓦承诺在今年年底前推出改革职业教育的法案,促进失业者再就业。

  奥朗德说,改善日益严峻的失业状况是本届政府的头等大事,这件事对于保证国家团结来说至关重要。奥朗德回顾在过去5年内,法国失业大军增加了150万人,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

  根据相关草案,法国政府须每年投入320亿欧元款项(约合2597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职业教育。奥朗德说,目前,四分之一的失业者等待15个月也无法得到一次职业培训。新法案通过后,二分之一的失业者可以在两个月内获得培训机会。

  此外,奥朗德希望将学徒税收入专款专用,投入青年职业教育学校。而目前,该税收的三分之二收入投入青年就业机构,其余用于支持中学及高等教育。

  奥朗德承认扭转失业人数持续上升趋势实现起来“非常困难”,但是,他认为新法案一旦实施有助于在年底前减少失业者数量。(新华网3月5日)

 

 

  报:各位领导

  送:成都市教科院办公室、区(市)县教育局职成科、区(市)县教研室(教培中心)、各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学科中心组、各职业教育集团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