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信息专报2012年第14期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信息专报

 

 

  2012年第十四期(总第14期)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编 2012年10月29日


 

  本地信息

  成都教育国际化,九大行动六项试点项目力推

 

  其他省市信息

  北京职教特聘专家每年资助5万

  云南“特聘教师”解中职师资困局

  内蒙古今年将实现七成职校生上实习责任险目标

  长三角职业教育研究院落户无锡职教园

 

  教育科研信息

  职业教育文摘

 

  国际信息

  英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措施

 

  其他信息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发布

  鲁苏皖区域职教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在淄博举行

  全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本地信息

 

  成都教育国际化,九大行动六项试点项目力推

  10月25日,在2012都江堰国际论坛研讨会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惠普项目启动会上,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和与会专家讨论了《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总体思路是规划先行、项目支撑、示范引领、扩大开放、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按照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思考,《规划》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领域:一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包括学校、机构、课程、教师、职业认证等。二是加强“友城”教育深度合作。成都具有丰富的外事资源,通过规划实施,将建立“友城”间教育协作机制。三是缔结友好学校,发展伙伴关系。根据《规划》,2015年成都全市中小学缔结国际友好学校的要达到65%,2020年要达到80%。四是推动校(园)长国际访问、研修式培训。五是实施中小学教师国际培训。六是实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师国际培训。扩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海外培训规模。鼓励教师参与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考试。七是开展职教学生高技能国际培训、实习。八是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九是提升实施成都教育国际影响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规划》还着眼于加快成都教育国际化进程,组织开展以下六项改革试点:一是双语教学试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开设双语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鼓励一部分学校、学科进行双语教学试点。二是试点创造力教育。引进在国外比较成熟的创造力培养理念、测评工具等,通过对这套体系本土化,将其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来发现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是合作开展高职教育本科试点。四是探索建立中职高职本科衔接体系试点。五是试点职业培训职业资格等级与学历学分衔接。六是试点按国际范示建设高校专业。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建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贴近成都产业发展需求的、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专业。(人民网10月25日)

  ² 成都酝酿出台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普通高中将试点引进国际课程,其中,以引进IB课程为主,鼓励学校将AP课程作为拓展课程。在这份《规划》中,国际理解教育和创造力教育是两个重点词。《规划》提出,要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即培养和提高人的国际理解意识、态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将推动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规划》称,成都市还将开展高职教育本科试点:一是在市属高职院校试办职业教育本科班,二是与各类高校合作,在现代产业体系相关专业中,探索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成都市还将探索建立中职、高职、本科衔接体系试点。中职毕业生有望通过专业选拔考试或学分积累等方式,进入国内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获得大专文凭。同样,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也可通过类似途径,进入国内高等职业本科院校(专业)学习,获得本科文凭。(成都商报10月26日)

 

  其他省市信息

 

  北京职教特聘专家每年资助5万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对百名左右职教特聘专家给予资助,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聘期两年内连续资助。

  10月16日,市教委、市财政局下发《“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11月15日起施行。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由特聘专家计划、职教名师培养计划等8个项目构成。

  职业院校可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从相关行业企业聘请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特聘专家。“十二五”期间对百名左右特聘专家给予资助,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聘期2年内连续资助。特聘专家聘期内在学校的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

  据了解,今后北京职业院校还将按照不同专业选拔部分骨干教师赴国外接受培训,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方法及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新京报10月17日)

 

  云南“特聘教师”解中职师资困局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教育厅了解到,该省因出台“特聘教师”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中职学校师资紧张的困局。目前,全省聘请“特聘教师”的学校约占中职学校总数的2/3。

  早在2007年,云南省政府就决定,由省财政出资,设立1000个云南省中职学校“特聘教师”岗位,聘请能工巧匠,以解中职学校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2010年,云南省扩大中职学校“特聘教师”指标,由每年1000个岗位增加到2000个岗位,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由15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

  这批“特聘教师”不占学校编制,但必须是中职学校紧缺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师,或是国家和云南省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是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为确保“特聘教师”水平,云南省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招聘流程:先由教育、财政、人社三厅联合行文,将“特聘教师”指标分配到各州市教育局和省属学校。再由各学校按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最后,各州市汇总“特聘教师”情况,初审后报省教育厅审核,审核合格后提交省财政厅下达当年专款,按每个岗位每年15000元标准发放津贴。(中国教育报10月17日)

 

  内蒙古今年将实现七成职校生上实习责任险目标

  内蒙古日前召开会议,要求全区各职业院校为实习学生提供全面充足的保险保障,今年全区要实现近70%的学生入保“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入保执行情况将纳入到各地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该项目涵盖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校方责任保险内容,既包括学生实习中工伤事故等常见风险,也包括实习学生对生产规程不熟悉以及往返学校和实习单位途中的特殊风险,保险金最高赔付50万元。

  内蒙古要求,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经费可从职业院校学费或免学费补助资金中列支,不得向学生另行收取。如果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支付的,实习责任保险费要据实从企业成本中列支。(中国教育报10月20日)

 

  长三角职业教育研究院落户无锡职教园

  10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在无锡职教园揭牌成立。据了解,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下设长三角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职业教育园区办学研究中心和专业教育服务研究开发中心,将开展一系列深层次研究。(无锡日报10月26日)

 

  教育科研信息

 

  职业教育文摘

  ² 中、英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在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的背景下,构建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当前“国家示范校”评选一定程度发挥着质量评估的作用。然而,既有的评估标准和体系尚有许多不完善指出,难以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的评估标准及其过程富有建设意义,对我们构建专门的、科学的评估体系具有启示。其中,加快质量评估从“抽样”理念到“普查”思维的转变、弱化质量评估过程中的行政色彩和强化质量评估的科学性、增强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结果的效用、增强质量评估的“建设功能”等四个方面是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87~92。作者:王东,张慧霞)

  ² 职业教育:从集团化走向战略联盟——基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职业教育集团存在的区域性、行业性行政约束不利于其市场化竞争;职业教育集团成员间的从属关系不利于成员在更大区域范围的互利合作与发展。作者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向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的跨越不仅是走市场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走开方式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当前,发展职业教育战略联盟,政府应明确角色定位,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市场引导与支持;职业院校应以服务经济为导向,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形成办学特色;企业应做好人才需求与实践培养的双向对接。(摘自:教育研究,2012,(8),77~80。作者:刘丽彬,王卓)

 

  国际信息

 

  英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措施

  一是,建立推行工作机构体系,明确机构职责,加强机构管理。

  为了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功而又迅速地在全国推行,英国成立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产业指导机构、证书机构和鉴定站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工作机构体系。这些机构职责分明、相互配合,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1986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简称NCVQ),其成员由就业大臣任命,主要由雇主、工会工作者、教育和培训的提供者以及具有颁证实践经验的人组成。NCVQ在产业与就业部指导下进行工作,代表政府具体负责推动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它的主要职责是:改革传统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指导产业指导机构制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全国性职业资格,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批准设立证书机构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收集、分析并利用有关职业资格的信息,促进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确认证书机构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产业指导机构则一般是行业性的民间机构,以产业界的人士为主组成。它担负着具体负责本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维护和改进国家工作标准,使其具体化并不断适应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满足雇主和就业者的需求等工作。产业指导机构往往是政府制定培训政策和就业政策的主要咨询对象。证书机构是经过NCVQ批准的并在其严格监督指导下工作的机构,因为NCVQ本身并不发证书,它通过授权证书机构来颁发具体的NVQ证书。证书机构主要担负审查和批准设立鉴定站;管理和认可鉴定站的鉴定程序;挑选、培训外部监考员,并监督检查其工作;审定考评员和内部监考员的能力水平;全面负责检查鉴定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职责。员工与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工作由证书机构设立的各个鉴定站来完成。鉴定站主要设在企业、大学或学院、培训中心。鉴定站的设立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并经过严格的审核。鉴定站设有一定数量的考评员和内部监考员来完成对考生的考评工作。一个考生必须经过提出申请、接受培训、参加考评等程序,成绩合格后,由发证机构正式签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总之,英国政府为推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建立的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积极有效的,措施是得力的。

  二是,确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国家第二证书体系地位,承认国家职业资格为入学资格。

  英国政府认识到,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而人们观念的改变则是前提,制度是关键。由于英国社会历来有重人文学术、崇尚学历文凭、轻职业技术的传统,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自然不如学术资格证书,那些凭职业资格入学的人员往往被认为是非准入的学生。为消除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分离,提高社会对NVQ证书的认可程度,激励在职人员终身学习,英国在大力推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确立了NVQ资格等级与英国普通教育的学历文凭的对等互认关系,从政策上确立了这两种证书并重的地位。另外,建立一个能提供晋升机会,包括升入高等教育与专业资格的职业资格结构,对于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至关重要。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承认国家职业资格为入学资格。为此,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与大学入学常务会议和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等机构的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制订相关政策逐步将各专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的相应等级。

  三是,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标准体系,促使能力标准具体化。

  职业标准体系是英国NVQ制度的核心,是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关键。英国通过在每一个行业设立产业指导机构来制定各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最后形成以能力为基础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自1986年以来,英国通过采用职业功能分析法,先后在150个行业和专业设置了数千个职业标准,形成了一套为就业服务的核心技能标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与培训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使职业培训和资格考核适应了生产经营和技术发展的要求。英国所开发的核心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转移性,它不仅是普通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行NVQ制度的基础。建立和完善英国职业资格体系,能力标准的具体化是关键环节。在英国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能力标准由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和操作标准构成。一个国家资格通常由14~25个能力单元组成,每个能力单元由2~5个能力要素组成。操作标准是关于操作具体要求的说明,评估者据此判断操作者是否完成根据工业界设立的标准而具体化的工作任务。能力要素和操作标准具体确定了评估的内容和标准。学员完成一个能力单元,就获得资格所需的学分。为解决能力标准具体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如新兴行业和工业部门的标准和跨越所有职业部门的综合性标准等,英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标准设立机构,如主导工业机构,通盘考虑不同行业的利益,制定跨行业的综合性标准;二是每个标准设立机构应与一个或多个被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认可的考试和考评机构建立正式的工作联系。

  四是,建立以工作现场为考核依据的考评体系,促使考核公平和公开。

  NVQ制度最大的革新在于打破传统的职业资格评定方式。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环节在于建立严格的资格证书考评体系并按要求进行考评。NVQ制度不追求表面上的考试成绩,它关注的是被考核者在工作中的表现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执行NVQ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以工作现场考核代替传统的课堂考试,以实际工作成果代替考试成绩。为了做好考评工作,NVQ制度规定有严格而详尽的考评步骤:确定考评计划—收集证据—判断证据,作出考评结论—反馈意见—考评记录。考评的组织实施由经过政府授权的考试中心负责。考评过程和考评结果的监督与检查由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获得资格的受聘内部督考员和外部督考员负责。NVQ制度的整个考评程序、考评标准、考评人员、考评实施和考评结果的鉴定都体现出公平、公开、全面和科学。英国政府规定国家职业资格的评定过程应该具有较大的弹性,取得资格不应该受到限制,考评的性质不具有选拔性,只具有达标性。只要受评定者愿意继续学习,可以再接受资格评定,直到取得资格为止。

  五是,推行人力投资政策,严格执行资格证书质量管理制度。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最终落实在证书的质量上。英国在企业推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的同时,还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人力投资政策,积极调动全社会参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英国政府鼓励所有企业要为员工技能的开发进行投资,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所有个人积极参与教育培训获得资格认证,特别是年轻人应该达到NVQ等级的标准;所有教育培训要严格规范培训过程,要强调核心技能的培养;全社会应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目标等。通过这些措施来为NVQ制度的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形成一种证书质量的观念。同时,英国政府非常重视证书的颁发和证书质量的管理,并委托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主持制定的《证书机构共同协议》和《国家资格证书规则和指导》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各种证书机构的组织管理、执行NVQ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考评和督考工作程序、考评和督考人员任职资格和培训等,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英国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贯彻这些规定,明确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职责分工,以此来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证书机构共同协议》统一了所有证书机构的职业标准和技能考核方法,建立了考试中心内、外部督考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或培训机构内部人事考核的制度化和考评人员的职业化,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职业标准得到落实,也为NVQ制度的顺利实施和证书质量提供了保证。

  (摘自:《英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经验》,源自《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年第4期。作者:黄日强,邓志军)

 

  其他信息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发布

  日前,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历时半年编写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十年间,职业教育在服务中求发展,取得了五大辉煌成就:一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有6000多万人次;二是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为补充,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配套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三是探索了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对行业企业办学、集团化办学、行业与学校对话协作等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四是确立了覆盖广泛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五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同时,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光明日报10月28日)

  ² 报告显示:7265万技能型人才助推经济高速增长

  从党的十六大到现在,我国职业院校培养的7265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实体经济产业大军中的主体力量,为我国持续10年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记者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于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年)》中获悉的。

  报告显示,我国中职和高职的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5%和87%以上。中高职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中职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48.89%,高职占普通高等教育的47.67%),初步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职教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

  报告披露,10年来,职业教育为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国家重点建设的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一大批涉农院校及农业专业点,构建起了覆盖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十一五”期间,为农村和农业产业输送了300多万名毕业生,有2500多万名农村新生劳动力在接受了职业教育后进入城镇工作。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中国教育报10月27日)

  ² 职业教育的贡献与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0年间,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作出了7项巨大贡献。

  一是助推经济增长。1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生达7265万人,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为21%。

  二是提高就业能力。数据显示,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达95%以上,近3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

  三是促进社会公平,90%中职生和20%高职生享受国家资助。

  四是优化教育结构,中职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48.89%,高职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7.67%,初步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

  五是服务“三农”发展,“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

  六是推进区域发展,60%以上的毕业生当地就业。

  七是传承民族文化,开设50多种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造就一大批文化传承者。

  在肯定职业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9大问题:现有的法制体系仍不完善,难以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政府职责履行不到位、政策落实机制不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绝大多数省份尚未制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部门协调工作量和难度较大;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缺乏衔接沟通,国家资格体系尚不完善;基础能力仍然薄弱,办学条件仍需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不适应发展需求;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农村职业教育仍是薄弱环节;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仍有待加强。(中国青年报10月29日)

 

  鲁苏皖区域职教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在淄博举行

  10月15日上午,受教育部职成教司委托,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远东教育家联盟主办,淄博职业学院承办的2012年鲁苏皖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在淄博举行。来自山东、江苏、安徽等三个省的50多家院校、企业等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会。

  研讨会邀请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作“校企合作产业文化育人”专题报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海尔集团等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从而推进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会同远东教育家联盟,定于今年9―11月联合主办“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全国系列学术研讨会”,在全国分七个区域举办,并将相关会议论文及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供今后的工作参考。(人民网10月16日)

 

  全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10月19日至21日,全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暨职教集团工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浙江省成职教协会会长鲍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最根本的目标和关键在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注重内涵发展。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动本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大批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通过交流研讨,对职业教育发展设立双重要求使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得到普遍认可。会议指出,职业教育应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按照其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谋划,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同时,职业教育应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实现经济发展“三个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吉林、山东等地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浙大中控集团等行业企业代表及省内中职学校代表纷纷提出独到见解。他们就“境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企业助推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等诸多创新性议题展开讨论。(浙江省教育厅网站10月24日)

 

  报:各位领导

  送:成都市教科院办公室、区(市)县教育局职成科、区(市)县教研室(教培中心)、各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学科中心组、各职业教育集团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