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重要信息

  教育部:坚决斩断“占坑班”、“奥数”利益链

  新华网2013年04月15日 教育部将坚决治理“择校”乱收费,坚决斩断“占坑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15日,教育部召开专题座谈会,会议听取了与会各地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政策和准备工作情况,研究了缓解“择校”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具体措施。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机制,确保招生入学工作稳定有序进行。特别是要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全过程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设立并公布多种渠道的举报方式,让人民群众能随时反映情况,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接到的反映第一时间妥善答复和处理。健全问责机制,责任要明确、责任要落实、违责要坚决查处。教育部将对落实不力、问题集中的地方进行问责,各地也要逐级问责。

  刘利民强调,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是系统工程,下一步,还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特别是通过集团化办学,优质高中指标平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片区内教师校际交流等做法,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支持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教师实践性课程不少于50%

  腾讯网2013年04月19日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加大实践性培训比重,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开展主题式培训。要将师德、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和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程。

  要切实改变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大力推进实践性培训,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同时,各地要加强专家库建设,重点遴选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进一步加大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在培训项目师资团队中的比重,应不少于50%。

 

  各地义务教育均衡情况将正式接受“国家检验”

  《人民日报》2013年04月19日 04月18日教育部将今年作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年,并将于5月正式启动。各地义务教育均衡情况将正式接受“国家检验”。

  教育部督导办将采取连片集中及随机抽查学校的方式,陆续对上报材料省份符合条件的县级单位进行实地检查,每年公布一次评估认定结果,并向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授牌。

  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等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二是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个方面的17项指标来进行,达到85分以上的县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即县级自评、地市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 “如被检县在学生课业负担、择校、乱收费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视问题严重程度,在审核认定过程中,采取限期整改、暂缓认定、一票否决等方式予以处理;对一年内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县予以一票否决。”

 

  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等三项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举行

  中国教育报2013年05月02日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同意,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前在京举办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开展多样化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教育培训市场呈现出需求旺、增长快、潜力大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质量、办学无序、缺乏自律等问题。为保证继续教育健康发展,规范社会教育培训服务,2012年10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等三项教育服务类国家标准,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

  据悉,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等三项标准是我国制定的第一组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

 

  各地动态

  江苏拓展省级教学成果奖实现各类型教育全覆盖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3年04月08日 江苏省近日出台《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进一步拓展了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覆盖面,首次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纳入奖励范围,实现了各类型教育全覆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突出了教学成果奖的原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具有指导推广作用,取得较高的认同度。同时,也强化了向一线教师倾斜、有利于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导向。

  江苏省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审1次,由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学成果奖励,特等奖每项奖励5万元,一等奖每项奖励1万元,二等奖每项奖励5000元。目前,该省教育厅已布置首轮全口径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拟评选基础教育类400项,职业教育类240项,高等教育类400项。

 

  上海:构建面向每个孩子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上海教育新闻网2013年04月19 日 2013年,上海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扎实推进上海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着力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切实维护适龄儿童、少年的合法权益。一是坚持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各区县充分运用上海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做好辖区内生源摸底预测工作,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的实际生源情况,制定各公办学校招生计划,确定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确保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享有相应的学位。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二是坚持民办学校规范有序招生。全面实行民办中小学校网上报名办法,规范民办学校招生程序和方法,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采取电脑派位或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统一民办学校面谈时间。三是严格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秩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测试选拔学生并按照测试成绩分班。各类学校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或家长所提供的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拒收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等。四是方便人户分离居民和居住廉租房居民的适龄子女入学。凡随父母居住廉租房的上海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可凭相关居住证明等材料到居住地登记入学。五是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益。凡需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持其父母或父母一方1年及以上有效的居住证件、务工证明,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就读。随迁子女入学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部分地区公办小学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就读,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六是严格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管理。小学一般不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各区、县初中预备年级体育、艺术特长生招收数应严格控制在本年级学生总数的5%以内。严禁学校以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为名招收择校生。七是确保招生过程公开透明。八是健全和完善监督监察机制。

 

  新疆今年大幅削减中小学竞赛项目给学生"松绑"

  新疆教育信息网2013年04月17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日前公布批准了2013年度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名单。今年新疆仅批准了13个竞赛项目,与2011年批准的27个项目相比,减少了14个;类竞赛活动必须遵循学校与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学校或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同时,积极配合课程改革,本着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的原则,丰富竞赛内容,创新竞赛形式。

 

  北京丰台区中小学试点生命教育并开设校本课程

  《北京日报》2013年04月25日 四川芦山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每一个生命的殒落都令人心痛,生命教育也成为中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4日北京市丰台区已有4所中小学进行生命教育试点,并开设了校本课程。

  北京十中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创建了校级红十字小组,是全市最早成立的红十字青少年组织之一。近两年,学校秉承传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特别是教会了学生一些急救、自救、互救等技能,非常实用。此外,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内容包括红十字精神教育、救护技能、急救英语、健康知识、避险逃生技能,并结合学生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社会实践。目前,该校98%以上的学生考取了初级救护证。

  像北京十中一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七中和丰台区铁十一小都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此前,本市也曾有一些中小学涉及过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生物课或班会中,但真正把生命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校并不多,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人格、人性乃至生命认识上的欠缺。

  生命教育已正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丰台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小学校的生命教育不会仅局限于应急避险等内容,还要扩展为生存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和死亡教育等。

 

  宁波鄞州师风“四评议”把话语权交给家长学生

  新民网2013年04月12日 日前,鄞州区33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刚刚接受完12万余名家长和学生的深度评议。鄞州区去年12月份启动了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校长评机关四评议活动,把评师德、议师风、促整改的“话语权”交给全区所有家长和学生。

  按照规定,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的调查问卷,涉及有偿家教、变相体罚、收受礼品等10项内容,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逐项评议后,按A、B、C、D四个等级给教师和学校打分。各校的问卷收集起来后,评议结果上报各镇乡教辅室,由教辅室汇总后上报区局机关并反馈给各被评议单位负责人。不仅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鄞州教育部门还配套推出了教师评校长和校长评机关活动,原本自上而下的监管,在“逆向”推进中更加有力。鄞州区实验小学校长毛剑东说,教师评校长将促使校长的管理工作更民主、更亲师、更人文。校长评机关消除了校长对局机关的距离感,将有效加大局工作作风改进力度。

 

  四川出台“七条禁令”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

  新浪网2013年04月17日 四川省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通知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举办任何形式的选拔生源考试;严禁将“奥数”及其他变相培训与入学挂钩;严禁将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严禁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占坑班”;严禁以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创新班等;严禁以任何名目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合招生办班,以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同时,四川省教育厅加强了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各类培训成绩与义务教育入学挂钩为名进行虚假宣传等。此外,四川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方案,探索、完善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绿色”评价体系。为确保整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四川省教育厅将建立督查组不定期进行抽查和暗访,并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

 

  温州越秀学校实现民办学校银行融资“零突破”

  《光明日报》2013年04月21日 浙江省温州市越秀学校04月19日从龙湾农商银行获得了一笔名为“民办学校办学权、学费收费权质押组合贷款”600万元贷款。这笔贷款此举突破了民办学校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制度,实现了民办学校银行融资的“零突破”。越秀学校是用学费收费权、办学权向银行申请贷款,经过了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后,贷款额度为质押额的50%。利率是按同档企业正常利率下浮21%。温州市出台的《关于落实民办学校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率全国之先对投融资体制改革进行突破,民办学校的收费权、办学权、著作权、商标权等都可以质押贷款,打通了民办学校的融资之路。与此同时,温州市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学校提供用于扩大和改善办学条件为目的的信贷支持,为银行打破常规“撑腰”。

 

  海外传真

  世界向芬兰学习什么

  安徽教育网2013年04月19日 “提起芬兰,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很熟悉。在上海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前,芬兰几乎垄断了历年测试的头把交椅。”是什么造就了芬兰教育发展的奇迹?芬兰教育和文化部国际流动与合作中心负责人帕斯·萨尔博格(Pasi Sahlberg)在2010年出版了《芬兰经验:世界能向芬兰学习什么》一书,向世人揭示了芬兰成功的奥秘。

 

  秘诀一:深刻的教育共识

  芬兰教育得以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在于,芬兰全社会对于教育有一个共识,即芬兰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丰富、个性的发展。

  芬兰在1966年就立法通过了九年制综合学校法案。该法案不仅改变了芬兰以往分轨的学制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它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共识,即无论家庭背景,无论智力水平,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经过4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九年制综合学校不断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并已成为和森林、诺基亚齐名的芬兰三大品牌。

 

  秘诀二:各方的协调合作

  芬兰教育得以成功的第二个秘诀在于,芬兰教育是一个高度协调合作的系统。课内与课外协调、校内与校外协调、学校与家庭协调、教师与学生协调,这种协调合作关系将各方教育利益相关者扭成了一股力量,共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努力,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得少,学得多。芬兰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发自己的课程,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芬兰教师相信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师的正式课堂中,孩子在课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学到更多。因此,芬兰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或娱乐俱乐部。据调查,大约2/3的10至14岁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青年运动协会。此外,芬兰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并不大。芬兰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能在校内完成作业,回家的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便是高中生也很少参加课外补习。芬兰教育者认为,重复的、智力上没有挑战的作业并不能带来学业上的进步。

  第二,考试少,成绩好。芬兰学生从小到大只有一次最重要的标准化考试,那就是大学入学考试。即便如此,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也并不占100%的比重。对于学生的评价,芬兰还采用以下3类方式: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出的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教师全面负责评估方式的设计和使用,拥有高度的自主权;二是学期结束时的综合评估,每个学校都将根据国家的指导制定各自的评价标准,然后由任课老师共同为每个学生发放一个成绩报告单,其中不仅有各个学科的成绩而且也有对学生行为、参与度等非学科学习的评价;三是每3至4年举行的全国阅读、数学和科学评估,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仅抽取其中10%的样本参与全国评估。事实上,芬兰人并不反对考试。他们只是认为,这种高利益关系的考试只会逼迫教师和学生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应试”上,而不是“教”与“学”本身。

 

  秘诀三:专业的教师队伍

  芬兰社会能够吸引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特别是当小学老师,而且申请教育专业的几乎都是大学入学考试前20%的学生。是什么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育行业呢?事实上,芬兰教师的薪水并不算高,一个有15年工作经历的初中老师年收入大约在41000美金左右。但芬兰教师有高度的幸福感,因为他们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自主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事实上,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内心深处都有某种道德使命的驱使,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帮助人们,促进社会发展。

  其次,芬兰在选拔教师时非常重视申请人对教师专业的认识,不热爱教育是不可能成为教师的。教师在芬兰是一个要求很高,而且有高度竞争力的行业。2011年赫尔辛基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共有2400人申请入学,但仅录取120人。他们必须在大学入学考试、高中平时表现、校外表现以及一项专门针对教育问题的全国性考试中表现优异,而且还必须接受大学的面试,特别是考察其选择教育专业的动机。

  再其次,芬兰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素养,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芬兰将教师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体系,使学术研究成为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芬兰教师通常需要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他们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技能,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断积极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以一个研究者的工作态度和方式独立地、批判地进行教育教学改进问题的研究。因此,几乎所有大学的课程都会培养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批判性反思和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开展研究性项目以了解研究在教育实践指导中的重要作用。芬兰教师教育强烈的研究型色彩还提升了芬兰教师的专业地位,进而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从教。

  最后,外部制度环境也为芬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生从小到大只需参加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因此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开发课程和研究教学。此外,芬兰教师薪水的涨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且涨幅与教龄和教学水平挂钩。通常来说,芬兰教师从入职到15年教龄,薪水涨幅约为1/3,中小学教师最多能涨58%,高中教师最多能涨77%。相比之下,美国的涨幅仅在21%到26%之间。正是这样的薪金制度激励芬兰教师长年从事教学工作,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由此可见,芬兰的教育改革强调的是个性化教学、创造性学习、信任、责任分享等元素。这激发了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等人的灵感,提出了“第四条道路”的概念,即自下而上、创新、信任、专业、民主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和校长不再只是政策的被动执行者,相反,他们在包容、信任、尊重的社会环境中尽情发挥教育创造的想象力,自觉地、持续地推动芬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英国2014年9月将开放13所新型“工作室学校”

  中国广播网2013年04月16日  据英国BBC国际新闻网近日报道 英国政府宣布,明年9月英国将开放13所新型的“工作室学校”。将共有40多所这样的新型学校相继开放,这些新型学校将学术学习与基于工作的培训相结合。学校招收14岁及以上的学生,并吸收当地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学生培养中。该类型学校类似于为14岁以上青少年提供教育的大学技术学院,它也是作为政府提升就业培训战略的一部分。目前已经有100家国家和地方企事业单位报名加入到该类型学校的教育中。

  英国学校大臣纳什勋爵表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参与到工作室学校中,这意味着这些用人单位,需要承诺帮助这些未来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做好进入工作领域的准备。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年轻人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仅是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助于英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学区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很小

  国研网2013年04月12日  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近日报道 该学会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个人差异相比,学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很小,仅占1%至2%。若仅考虑学区、学校和教师这几种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制度因素,学校对学业影响是学区的大约2倍,而教师的影响则比学区高出7倍。

  一直以来,学区在美国的教育改革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学区频繁地成为联邦和各州改革措施的中心。而且学区教育领导的薪酬很高,很多人的薪资甚至高于州政府教育官员。一些私人慈善机构认为学区是改革的工具,因此投入大量资金研究改善学区教育的具体措施。尽管学区占据重要位置,但现有研究却很少涉及学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布鲁金斯通过分析10年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所有学区和公立学校学生的相关数据,研究学区及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发布了报告《学区要紧吗?》,告诉人们学区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重要。

 

  研究与评论

  什么是好学校?咋是好学生?教育盼“绿色标准”

  人民日报2013年05月02日 考分高就是好学生?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在这个似乎“公认”的评价标准下,“减负”遭遇“升学”阻击,应试教育逼得素质教育节节败退,学生高分低能,学业负担过重,创新人才匮乏……

  有识之士疾呼:“好学生”、“好学校”的标准应该改一改了,教育呼唤 “绿色标准”!

 

  标准不变,改革只能沦为“花架子”

  前不久,记者观摩了一堂中学语文优质课,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兴趣盎然。“短短的45分钟课让人意犹未尽,这样和谐又高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中学语文教育可喜的变化”,一位观摩者课后颇为感慨。然而,更多的一线教师并不认同,一位老师直言不讳:“考试分数直接影响学生前途,这种方式如果不能提高学生考分,就只能是‘花架子’。”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并不复杂,旧有的评价方式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而调整。衡量好老师的标准,仍是能否培养出高分考生;衡量好学生的标准,仍是能否在考试中“所向披靡”;衡量好学校的标准,仍是升学率、“北清率”。在这样的标准下,任何雄心勃勃的改革,诸如减负和素质教育,都难掩尴尬。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的话,就是“轰轰烈烈的是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才是应试教育”。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初一、初二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到了初三就偃旗息鼓了;为什么减负换来的是家长的“集体不安”,纷纷给孩子报辅导班不算,甚至联名要求多布置作业;为什么明知道快乐轻松有利于孩子成长,家长还要狠下心来变身“虎妈”、“狼爸”。

  “评价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说,“长期以来,我们评价基础教育质量的手段单一,方法陈旧,对评价过程的控制和对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尽科学。”

  如今,纸笔考试仍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主要方式,被教育专家称为“高利害测试”。尹后庆认为,“高利害测试导致教师不得不带领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练习活动,学生在一个真正有趣的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兴奋和对知识的兴趣,都被这一系列单调乏味的、以测验为中心的练习活动赶走了。”他同时认为,高利害测试是把“双刃剑”,教师也是“受害者”,为了自身利益,必须让学生考高分,于是,不得不把课堂教学变成“填鸭式”、“流水线”。“如果教师做的就是让学生永无止境地练习,那么,一些学生选择永久性放弃学习也就不足为奇了”,尹后庆说。

  小学里成群结队的“小眼镜”,假日里上不完的辅导班,稚嫩肩膀上沉重的大书包,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火花的孩子们……评价标准不变,指挥棒不变,一切努力就只能是扬汤止沸。教育评价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绿色指标,考分不再是唯一选项

  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上海市推出了“绿色指标”的概念。如果把高分低能称作“黑色GDP”的话,那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新标准就是“绿色GDP”。

  “绿色指标与传统的以分数为单一内容的评价不同,是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幸福指数、身心健康、学业负担、教学方式的综合评价标准,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上海市教委负责人介绍。

  翻开《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基本结构表》,“绿色”之感扑面而来——绿色指标分为学业表现、身心健康和品德行为3个方面,共计10个“指数”。仅学业表现,就分为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习动力指数和学业负担指数。

  继续细化,每个指数包含若干具体内容。“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分为学业成绩标准达成度、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和学业成绩均衡度,不但有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业成绩要求,还有对学业成绩均衡度的考量。“学习动力指数”占据重要地位,包括学习自信心、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对学校认同度,其中,学习自信心是“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价、尝试解决困难问题的意愿、对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的预期等”;内部学习动机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等”;学习压力被“破天荒”纳入评价标准,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焦虑,作业量的多少及难易、考试次数及学校公布成绩、考试前的感受”等。“学业负担指数”,则将睡眠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纳入进去。

  “根据绿色指标,如果学生负担很重,师生关系差,那么即使升学率再高,也不是好学校。”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说。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指标对学业质量的考核,也突破了单一纸笔测验模式,增加了学生、教师和校长的问卷调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自评,并收集相关教育发展数据。学业测试结果不再是终极性评价,不与毕业、升学挂钩,旨在将测试变成教学内部的一项活动,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绿色指标的最大价值,在于从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果证明’模式,转而向‘过程改进’突破”,有专家指出。

  2012年7月,上海市首次发布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结果显示,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上,上海市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业水平、学习自信心和内部学习动机,但学业负担普遍较大,以睡眠时间为例,四年级学生睡眠满9小时的不超过45%,九年级学生睡眠时间满8小时的只有13%。

  “上海迈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步伐,标志着上海率先明确宣告,对学业的评价不再是仅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表示。

 

  标准再造,身心健康也是教学质量

  近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投毒案热议如沸,联想到几年前的马加爵案,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一位大学校长痛心疾首地说,“无论如何,教育培养的是正常的人,培养正常、合格的公民比什么都更重要,更迫切。”

  是的,这个迫切程度,远远大于考试成绩。我们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孩子。

  让人欣慰和期待的是,上海绿色指标中,体现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价值追求,师生关系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等,成为评价“好学校”、“好学生”的重要标准。其中,师生关系指数考核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否信任学生等;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健全人格;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分为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学生身心健康的投入应是我们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上海教育内涵的发展,要关注软实力和学生个体情况。”尹后庆说。

  绿色指标的考核让一些原本忽视的问题凸现出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显示,一些学校学生成绩相对偏低,主要是由于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教学方式不当等因素造成的。“这就需要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主动走近学生、关心学生。”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开出了这样的“诊断书”。

  “这对校长、老师的导向作用很明显,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教育质量。同时也在提醒家长,光成绩好是有风险的,身心健康也是教学质量。”倪闽景说。

  新的评价体系作用逐渐显现,在2012年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录取”面试中,很多学校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习习惯及身心健康状况纳入考察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这套绿色指标并不是终极标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我们依然要坚决打破这块制约教育内涵提升的坚冰,指标不推出,就永远无法完善。”尹后庆说。

 

  关注普通高中教育:中学到大学,在跑动中接棒

  人民日报2013年04月25日 如何为高中教育准确定位,如何应对摆在高中教育面前的诸多挑战?这个难题考验着全世界的教育界,更考验着中国的教育界。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对中等教育定位中涉及的三个矛盾——精英性与大众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终结性与预备性教育之间的矛盾非常关注。对于我国高中教育来说,除了这三个矛盾,又一个严峻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高中毕业率不断攀升,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如何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中学和大学如接力赛,要在跑动中接棒

  “中学和大学像接力赛跑一样,要在跑动中接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急停传接。我们希望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具有准大学生的姿态,而不是像一个老资格的中学生。”这是北京师大附中刘沪校长对于高中与大学如何有效衔接的一段表述。

  “谈起普通高中的功能定位,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高考取得高分就为学生升入大学作了最好的准备;中学给大学提供高分生源,就是对大学教育的最大贡献。如果这样看待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就没有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刘沪认为,“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阶段,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和能力。”

  “当前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关系,正如两个圆,外相切而不相交,相切点就是高考,两个圆内,各自关注的内容都没有超过这个相切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这样描述我国普通高中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石中英强调,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在高中阶段出现“高考论英雄”式的高中质量外部评价标准、“高考状元”情结,进而导致高中教育目标的窄化;在大学也会出现“抢生源”、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专业兴趣、对大学专业学习生活不适应、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

  石中英认为,随着大学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升学率已不应再是核心目标,应更多地思考高中的性质目标和价值取向;对于大学来说,核心任务也应该从关注生源质量转为关注学生的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将目光从录取高分考生延展到高中教育的全过程。这就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要求和客观的环境。

 

  在跑动中接棒,需要寻找有效突破口

  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突破口何在?是通过大学先修课程,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前接受大学教育的部分课程内容,并给予学分认定,同时作为高校选拔录取时的参考?还是加大高中综合评价在高校录取时的权重,进一步改革高校选拔与评价人才的制度体系?这是许多专家学者的思考。

  在日前举行的以“高中与大学衔接”为主题的首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上,与会学者就将学生的高中综合评价纳入到高考录取评价综合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学者们谈到,高考“单一评价”的方式容易导致高中教育应试化。而国外的高校人才选拔均高度关注学生在高中的学业成就,大多把学生中学的成绩、经历、成就等表现纳入高校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学生报考高校的综合评价成绩中,高中阶段的多次成绩要在大学录取的综合评价中占到高达50%的比重。

  学者们谈到,在实践中,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善,以及对于高中所提供的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性的顾虑,在自主招生中,绝大多数高校仅关注大学本身的多元考核、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而缺乏高中、大学共同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探究。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虞立红认为,诚信体系的尚未完全建立,并不代表当下没有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可能。诚信体系是要建立的,而且,也是需要通过一定过程来建立的,可以通过“晒太阳”、“多程序”和“重惩罚”来构筑高校人才选拔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干预,净化人才选拔环境,让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成为可能。

  用一个共同使命将中学教育与高中教育贯通连结起来,已成为许多国家通用的做法。记者了解到,日本进入本世纪来,就在中学阶段启动了旨在培养未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领军的科研人才的培养项目,包括邀请大学教授到中学来讲课,允许高中生到大学听课,允许高中生接触大学的尖端科研项目等。美国、英国也纷纷在中学阶段开设双学分课程、IB课程、I—level课程等“准大学课程”,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是以问题提出、发现和资料分析为主,侧重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实现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教师交流与相互兼职授课。

  对此,有专家评价,寻找高中与大学之间“无缝对接”的突破口,不仅是高中教育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大学教育需要思考的课题。

 

  在期待与争议中前行的“大学先修课”

  1月17日,北大宣布将与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供高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7月组织统一考试,成绩将作为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北京大学招生负责人宣布,若条件成熟,对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大学相关学科审核认定,入学者可减免其相应的大学课程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此举拉开了我国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的序幕。

  “以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再提高的方法主要是学科竞赛,但学科竞赛的学生面较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说,“为对文科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大学通选课,是一个好的方向。”

  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强调,“此举旨在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兴趣,对求知欲进行鼓励。中学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与大学对接,希望大学伸手拉一把,以改变基础教育在应试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专家对试验中前行的大学先修课发表了不同意见。专家认为,如今,很多学校已经尝试开设具备“大学先修”性质的课程,但学校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共同体,另外,学生所获学分被大学承认的范围极其有限,而且,课程开设尚不够规范、科学、严谨。如设立怎样的课程、什么样的老师来授课、怎样的学生能够选修、如何评定学生的成绩等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完整规范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体系。

  “大学先修课面临的诸多挑战中,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公众对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认可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认为,“必须提高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体系的公信力,确保不同地方、学校的大学先修课教育和考试在同一标准上。”

  “大学先修课并不适合全体高中学生,应该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一定要避免走‘全民奥数’的老路,建立必要的准入机制,包括学校的准入、课程的准修、教师的准教,都要有相应机制,同时要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体系,从国家层面成立统一机构,进行课程编制,确保课程的学术水准。”王殿军认为。

  让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在跑动中接棒,学者们的共同愿景是“超越高考”,使中学生在中学的高年级阶段就能够分享到平等、理性、独立,担当国家使命的大学精神,从仅关注学业的成功到关注人格的完善。石中英认为,“大学和中学的衔接是不容易的,需要触及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打通课程开发、教师评聘、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方面的障碍。但无疑,这些工作的意义是巨大的。”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