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整个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四川省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成都市利用“数字学校”平台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线上教学资源。而各区县各学校也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作为这个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收获了不同于常态教学的全新体验,也产生了很多对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新思考、新视角。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导致了学校的延迟开学。为了我市初中非毕业年级各学科后期教学科学规划、高效推进,按照市教科院本年度工作的整体安排,在前期对各学科网上教学调研的基础上,从我市各学科教学的现状和我市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我们对全市初中非毕业年级各学科本学期后期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语文学科线上教育现状
我们就“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情况及后期教研需求”情况对全市初中语文初一、初二教师(共1396人)及语文教研员(共1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
(一)大多数区县是从春季正式行课时间2月17日或稍后一天开始线上教学。在教学之前参加了直播软件和平台使用培训(占比81.77%)、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培训(占比55.81%)及线上教学模式培训(占比63.67%),参加线上学生管理培训比例为46.74%。有些区县也进行了心理疏导培训和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培训。这说明成都市坚决贯彻“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并对老师进行了线上教学的相关培训,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教学内容包括新课教学、专题学习、课外拓展等内容。虽然省上要求不上新课,但为了尽量减少对教学进度的影响,大多数学校还是进行了有限度的新课教学(占比53.25%),专题学习如名著阅读专题、古诗词专题、知识专题等占比27.52%。各教研组集体研究确定上课内容,学校统一进度。有些区县也统一推送了教学资源。各学校更多的是依托本校教师资源,充分考虑学情,选取了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三)教师大多采取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教学(占比66.82%),学生学习参与率较高(75.9%),但教学效果普遍认为还是没有学校实际上课效果好(占比80.65%)。究其原因,主要有学生难以监控管理、师生情感交流不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足、无法关注个体差异、教学效果不能及时掌握等。
(四)老师们在线上教学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优质课程内容资源或素材的获取(占比72.02%)和如何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进行监控(占比73.52%)。这说明老师即使是在在防控疫情的形势下也渴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复课后老师们觉得应该“对学生进行前测,查漏补缺,再按进程正常教学”选择占比88.72%,也充分说明了老师对线上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太明晰,本着对教学对学生的高度负责态度进行后面的教学活动。
(五)老师们对复课后教研主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单元整合(73.18%)、能力专题(70.38%)、新课研讨(63.90%)三个方面。这反映出由于线上教学进度的影响和教学效益的受限,老师们希望在新课的学习中,如何进行单元整合,提升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方面进行研究,得到启发。
二、本学期后期教研教学建议
(一)复课后需要重视的一些教学问题
鉴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我们在恢复正式上课后,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如何在本学期剩下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
目前线上学习虽有新课的学习,但由于效率不高,教学进度比较滞后。原本的教学计划不能落实,教学内容在规定时间内难以充分完成。
2.如何了解线上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达成情况?
线上学习最难掌控的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虽有语音、视频等技术设备保证,但毕竟有别于面对面教学,教师既要兼顾屏幕上的教学内容投放,又要通过视频关注网络另一端的多个学生听课状态,这使得教师对学生听课状态的把握不够有效。故而,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考是否充分、笔记是否完整、是否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等问题老师掌控和了解不足。再者由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受限,课堂应有的生成、思维碰撞大大缺失。作业的完成一般采取拍照上传的形式进行网阅,教师一则不便阅览,二则不便批注,对作业评讲的针对性和及时性较为有限。所有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教学效果的难以把握,“夹生饭”现象可能较多。而后续的教学如果不能对学生情况加以掌握,自顾自的教下去,难免会造成教学的盲目和随意。
3.如何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内容、要求、方法的衔接与整合?
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教学推进较慢,课堂的方式以讲和听为主,师生互动较少,方法不易过手,教学内容的落实似花似雾,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如何查漏补缺,如何梳理剩余教学内容,并搭建前期线上学习和后期线下教学的知识体系框架,成为复课后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4.如何做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弥补?
我们必须了解网课阶段因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不同所产生的学习结果的差异性。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影响不大,但自我管控能力差,自学能力不足的学生学习效果就会收到较大影响。他们在线上教学中缺位现象较为严重。语音视频交流和文字讨论区交流,其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而那些不愿回答或者不会回答的同学则会将自己隐没在众多的“高手”之中,自我放逐。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知识、方法、能力的弥补,后面的学习就会越掉越远,甚至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复课后区(市)县教研工作建议
1.加强对线上教学的总结与研究,思考线上教学带来的启示
网络教学有利有弊,这样的总结很有必要。弥补不足,同时也要将有益经验辐射线下教学。如教学语言的精炼化、条理化与逻辑化研究;线上互动对线下教学的指导意义、网络平台的常态化价值等。
2.重视前测,为后期区域教研和教学明确内容和重点
各区县统一编制前测题,了解区域内线上教学学习情况,为后期查漏补缺提供依据。由于各校进度不一,内容不一,老师个体要求因人而异,随意性较强,各区县教研员可以对本区域进行调查,了解各学校教学内容和进度及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题编制。
3.统一调整进度,规划教学内容安排
各区县根据本区域线上学习内容和进度,对复课后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可以关照学科课程的学期总课时量、假期课程的完成课时及后期总课时数,适当统整课时,调整进度。教学内容可以以单元为教学单位,也可以分析教材单元、篇目的共性与个性,适度整合教学。区域内要明确后期阶段考查具体要求,这样便于学校根据区域计划统筹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4.开展多种形态的“主题式”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和线上教研成为了教研形态多样化的契机。我们可以从以前的“线下为主”走向“互联网+混合教研”,力求教研形态的多样化。主题发言、课例展示、沙龙互动、腾讯视频会议、QQ群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相互补充,以求实效。根据本区实际情况进行主题内容的选择:线上教学情况总结和经验推广、线上教学典型问题探究与解决、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和整合、整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经典阅读与现实人生的融合等。
(三)复课后教学工作建议
鉴于线上教学的现状和复课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一点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1.将疫情危机转为为教学契机,构建学生学习“大阅读观”
教材,社会,都需要阅读。在阅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与书本对话,但我们更应当与社会对话,关注疫情,关注生命,关注时代。引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受保尔在艰苦岁月里是如何保持自己的一颗初心,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让我们去体验一种我们未经体验的生活”。与今天的时代联系,与当下的“疫情”结合,引导学生读出以前未曾读出的意义与价值。阅读社会时,以疫情为主线,将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相结合。看新闻,听时事,读报纸,观世态,聊人生……这些恰好成为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组织得当,学生在此间往往乐此不疲。如让学生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资料、视频与数据,进行说明的训练;结合生物和地理知识,以“冠状病毒”为第一人称解说其形成原因;结合人们逆风而行携手战“疫”的情况创作诗歌和散文,等等。这样的“大阅读”,无疑会提升学生对名著的深刻领悟和关照社会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社会参与感、责任感。
2.对线上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检测,查漏补缺,落实基础
既然线上学习效果不好捉摸,对学生线上教学的落实情况进行摸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解知识的遗漏处、能力的薄弱处、训练的忽略处,针对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测和补救。如微课、问卷调查、每日过关、基础知识竞赛、名著阅读活动分享、类文阅读检测等,也可以在随文学习中进行补救。值得重视的是基础的落实。线上教学主要以阅读和写作内容为主,基础的落实检测不足,因此要高度重视。
3.大力研究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提高后期教学效率
由于疫情影响,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大大缩短。本学期剩下两个多月的教学时间,既要用来回锅“夹生饭”,又要完成剩余教学内容,时间的紧迫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前期教学的短板,完全可以通过和后期教学内容的整合来进行。这里所说单元,可以是教材文本单元,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确定的文本组合。文本组合方式可以是课内多篇,也可以是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课内多篇带课外多篇,还可以是课内篇段带课外篇段等。单元整合的依据可以是知识点、能力点、阅读或写作方法,也可以是作家作品风格、人物形象、主题等。将这些文本进行“结构化处理”,可以聚焦某一点,高效解决,避免学习的碎片化。如八下五单元是游记,写作训练也是游记,我们就可以聚焦游记的写法,依托文本进行写作方法的学习:《壶口瀑布》学习作者多角度表现壶口瀑布特点的手法;《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学习通过记叙融入自己感受从而抒情的写法;《登勃朗峰》学习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一滴水经过丽江》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4.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教学暴露出的学生问题可能正是我们常态教学中忽略的学生短板,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线上教学由于缺乏教师的现场管控,如果家长没有参与管理,一些学生就缺乏自我约束,放任自己;一些学生由于理解不足,跟不上教学内容,索性就放之任之。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必须的自学能力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强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学习应该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教学不只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笔记、预习、复习、作业等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明要求,讲方法,重跟踪,强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于“勤快”大包大揽,甚至“一言堂”,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质疑、去解决;问题设计要激起学生思维的燃点,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学生就会有兴趣深入探讨,形成自己的思维独创;文本学习不仅指向文本内容,还指向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达成;教学评价可以放缓,“标准答案”不一定和盘托出(也不一定就是所谓“标准”),让学生自己去反思、碰撞、补充、顿悟。
5.分层教学,注重个性化的辅导
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就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个性化辅导。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在经过一个寒假、两个半月的线上学习以后可能会更大。这就警示我们必须关注这种差异,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检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放”“顶”“扶”的策略。许多学校班级都采取了分组学习的方式,这就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科学分组,优化组合,既关注学习的不同层次,又关注各自强项和短板,使每个学生在这个小组中都能获得发展。作业的布置和辅导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让优生兴致勃勃,中等生意犹未尽,差生信心满满。
2020年,开年即遭受如此大的灾难,每个人都难免忧心忡忡。但正如到今天我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并终将会取得胜利一样,教学秩序会即将走向正轨,通过大家的努力,教学效益也将硕果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