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同课异构促课堂提质 区域联动显科研品质
——成都市初中化学区域联动教研活动

如何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成都市初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提升,成都市初中化学教研提出了“区域联动教研”的模式,不同区域的教师、学校进行同课异构展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201949日上午,成都市初中化学“区域联动学科教研(五)”活动在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学术厅举行。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由成都市教科院主办,锦江区和双流区承办。成都市教科院化学教研员唐海鹰老师、各区(市)县专、兼职教研员、直属学校教研组长和九年级化学教师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在同课异构环节,由锦江区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陈骊老师和双流区东升中学张梅老师进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课时课堂教学展示。两位老师在课堂展示中有对教材内容相同的处理方式,比如氯化钠的用途,都选择了用“视频资料”导入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归纳和梳理,对于“碳酸盐的检验”都选择了“分组实验”的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问题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课堂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用途的梳理,不断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知识内核。



两位老师也有基于学校教研组长期研究的展示,比如陈骊老师的学生分组实验,充分展现了锦江区区级课题《基于教与学方式转换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基于教研组对于学生分组实验的长期研究,学生在分组实验活动中,分工明确、操作规范、过程管理高效;而张梅老师则通过一个个有效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们在问题解决中生成新知,呈现了双流区区级课题《初中化学有效问题教学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效。


在互动交流环节,双流区棠湖外国语学校陈博、何坤、羊粒恒三位老师进行了“双流区初中化学考情解读成果汇报”,他们从备课组建设、考情解读、目标设计、教学案例分享四个维度分享了学校化学教研组在学科建设和中考复习中采取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和策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张眸老师则以“校本研修促学科建设”为主题,分享了学校校本资料“初中化学教学案”的开发,通过教学案的编撰,不仅提升了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也极大的带来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在专家点评环节,成都市初中化学教研员唐海鹰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堂效果,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新课教学与知识点的复习一定要有区分,不能让学生总觉得在“复习已学的知识”;要抓住学科的特质,坚持做好实验教学,通过不断强化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同课异构、跨区域教研,不断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也促进不同区域的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区域、学校也不断的借力于这样的研讨机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研组稳步发展。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