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成都市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智能体赋能学科教学的研讨及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2025年3月28日,“智领学科融合,赋能教育生态——成都市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智能体赋能学科教学的研讨及培训活动”在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举行。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承办,1000余名成德眉资及省内外学校代表现场参会。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理事长刘九如、成都教育学会会长赖石梅、树德中学党委书记胡霞分别致辞。树德中学刘涛副校长系统介绍“树德号”智能体建设及应用成果。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王二华宣布正式启动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并主持指导专家聘任仪式。

image.png

专家讲座环节,教育部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熊璋指出,构建未来教育生态需强化AI赋能、科学教育与数字素养。清华大学信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东阐释人工智能基础素质与通识教育框架及清华AIGE中心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成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科技学院钟柏昌教授解析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教育从科学探究转向科学实践的新路径。


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断点’与‘接驳点’”为主题,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image.png

下午的研究课观摩活动中,谭至丽、范紫琳、陈施含三位教师在《扬雄赋蜀都 学子鉴成都》课堂上运用“树德号”智能体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李衡、刘强老师在《我的世界》展示了智能体辅助心理课堂教学模式。

image.png

点评环节,四川省语文教研员胡丹与成都市心理教研员曹璇均充分肯定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并就课堂优化提出专业建议。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陕昌群作总结发言,对活动成效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教师应紧跟人工智能发展大胆探索应用,同时对不同学段人工智能的教学使用保持谨慎。


本次活动系成都市2025年春季高中教师课程超市菜单培训、成德眉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活动暨2025年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展示交流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路径的深度研讨与智能体应用融入学科教学实践案例剖析,活动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更在推进大中小全学段贯通式发展及人工智能智能体赋能学科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