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成都市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分享”活动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如期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成都市教科院主办,成都市赖蓉辉名师工作室、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聚焦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教学设计,深入探索“双新”背景下历史学科高质量课堂实践的策略。
活动由成都市历史教研员宋廷飞老师主持。活动中,四位青年教师进行了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分享,针对选必1教材中相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向与会老师清晰展示选择性必修1的教学思考和实践感悟。首先,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张益偲老师带来《用制度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教学设计分享,张老师用明快的语言为与会教师分析了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策略。他的教学设计依标展开,注意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有基础知识的夯实,又有对学习能力的拓展提升。立足于教材,精选材料,设置活动和探究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总结出西方古代至近代典型政治制度的演变和规律,揭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国情的特殊性两对辩证关系。张老师的设计关注教材中各功能板块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运用教材原有材料并适当增添新材料。
紧接着,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严书月老师带来对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剖析,严老师依标教学,深入剖析新旧课标内容变化的原因,找准单元与课时的价值导向和功能定位;抓准选必对纲要所起到的补充功能,明确区分了必备知识与拓展知识;最终实现了删繁就简、高效教学。严老师的教学设计,整合教材内容,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在分析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对其作出评价时,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史料;在掌握西方文官制度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时,严老师通过对历史情境的层次化处理与对核心概念的重点解析,实现了学生对课时大概念的深度理解;在中国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异同的对比中,严老师引导学生以全球史的视野回顾中国史,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种制度均适应了各自所处时代的客观需求,强化学生对中国历史道路的独特性的宏观认知,进而增进学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
随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饶媛老师带来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例分享,饶老师以课标为纲,在大单元视域下对本课进行拆解与分析,力图以已有知识回答全新问题,针对教学要点和学情,确定本课的两条主线“中华法系呈现日益完备的特征”和“中华法系呈现礼法融合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饶老师勇于创新教学形式,大量使用情境教学法,确保学生能抓住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注意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坚持用历史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中华法系的现代价值,培养学生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成都铁路中学校的赵佳老师为我们分析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赵老师的设计是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借用《左传》之说,确立了教学主题——国之大事: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她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融合跨学科理论知识对比并分析了古今中外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展现了国家社会职能的发挥的重要意义。赵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史学思维,引导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形成整体化、结构化的知识。
此次活动是本学期高二年级全市历史教研的第一场活动,四位老师用专业的分析、创新的设计推动选择性必修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恰如“天街小雨中的青青草色”。相信工作室在领衔人赖蓉辉老师的带领下,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深化高质量课堂教学实践,为“绝胜烟柳满蓉城”的盛景蓄势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