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成都组专题研讨会在成都教科院学术二厅举行。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副院长谭文丽、综合室主任曹璇、教育改革所所长陈进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陈进所长主持。
首先,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高瑜副所长以《促进学生学习科学化的数字技术支持体系研究》为题,详细介绍了成都课题组自2018年9月以来的推进历程。立足总课题组的目标与内容,基于“优教成都”战略,成都课题组结合当前正深入推进的“数字学校”、“脑·育行动”、“未来学校”研究项目,从“人——技术——科学”关系构建成都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框架,以体现学生学习精准性的大数据课堂、学习科学性的“脑·育”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未来课堂三大支柱建立学生学习科学化的技术支持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
综合室曹璇主任以《给绿色可持续发展一个基点——“脑·育”项目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从“脑·育”行动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积累,向与会人员提出重新认识“脑科学与教育”、教育的“难点”与“痛点”等热点话题。她鼓励大家在实践和研究中建立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大脑自由促使教育回归原点、找到发展基点。
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王妍助理以《未来学校试点研究汇报》为题,从未来学校是什么、世界在发生什么、我们做了什么和我们将要做什么四个方面做了专题报告。王妍助理结合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和逻辑,立足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整体思考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教育制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评价、教师角色、服务模式六个方面,向与会人员系统呈现了未来学校新生态,引导大家共同思索技术支持对教育生态的重塑。
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刘学刚老师以“优质资源 全域共享”为题,整体介绍了自2017年起成都数字学校贯彻开放、创新、共享、协调等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四大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立足公益的基本原则,通过名师直播和个性化教学等真实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创新,促使优质资源为区域教育扶智减负,为协调发展护航,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好评。
在各部分交流后,成都教科院谭文丽副院长从定位转变、理念提炼和支柱遴选三个方面做了指导。谭院长认为,成都组的课题研究是基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人的本质,在原有数字学校和大数据课堂的基础上,增加脑科学和未来学校两大支柱,探索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基于每个孩子个性发展、回归教育原点和生命本质的教育教学,使研究更加突显成都特色、体现成都实践、更具实操性。谭院长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增加教育治理等内容,促使学校更加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实现教育管理制度和规则重构,营造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最后,罗清红院长高度肯定课题组成员近期的研究成果,认为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形式完全契合教科院当前的发展形势,希望团队成员能够立足成都教科院平台,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整合各方力量,做出可持续、可推广的研究,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对先进地区的追赶乃至超越。罗院长认为,课题组成员在半年的推进过程中,一直站在责任和担当的角度思考课题、思考教育,目前的研究选点非常准,课题站位高远、体系建构科学,是对教科院人“专业自觉、学术自信”的生动阐释。针对“脑·育”、未来学校和数字学校三大支柱研究,罗院长从理论指导、真实实践和经验提炼三个方面,鼓励相关研究人员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统领下,发挥个人特长,互相学习,通过自主、自由的学术交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以静静用力、久久为功的态度,推进研究和实践工作落地落实。
本次专题研讨会系统呈现了各小组前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课题组在未来研究中聚焦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探索成都教育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为加快优教成都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