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2023年教育部主办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我市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加强成都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成果交流,2023年9月27日下午, “2023年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展示交流系列活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研讨会在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举行。活动由成都教科院教育大数据与监测评估研究所曾月莹博士主持。
本次研讨活动采用现场研讨+线上直播的形式同步进行,来自四川省各地市州、成都市各区县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分管干部及相关专家共计500余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有效路径及策略。
研讨活动在承办学校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校长李国惊的致辞中开启,他强调了本次研讨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并介绍了本次研究课例的相关背景情况。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汪翼也到会参加研讨。
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的童丹老师为我们执教了一堂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习作课——《话(画)出美景》。课上,她展示了如何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激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有画面感文字的表达特点及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捕捉形象、细致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有画面感的文字,创出别开生面的习作课。
课后,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张永胜老师结合研究课例做了《人机共生场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探索》的主题发言,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课堂变革的机遇,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辅助学生课堂学习实践,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学校认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要避免片面评价,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和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教育信息化研究所所长雷耀华为大家分享了区域研究的成果《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践探索》,他全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结合教师的实际工作和课堂教学需求,他推荐了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辅助软件和工具,希望老师将这些技术作为教学助手,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及质量。
在专家指导环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王鑫对研讨课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点评。他高度认可执教老师带来课例的研究价值,指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全体参研人员辩证地看待教学辅助技术与工具。他特别强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副教授周雄俊在专题讲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价值导向分析》中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为大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深度应用的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大数据与监测评估研究所副所长陕昌群在活动总结中对学校和老师的探索精神表示肯定,并希望大家勇于面对当前的教育挑战,积极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师生更需要主动积极地创新精神,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也要注意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AI产生的知识偏差误导;而人工智能则需要不断学习和优化自身的算法和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需要。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承办,成都市教育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协办,是成都市2023年秋季高中教师课程超市菜单培训、成德眉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系列活动。现场150余名老师参加了研讨会,400余名教师线上参与了研讨。会后,老师们纷纷索要会议讲座PPT,激发起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热情。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入探讨,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未来已来,拥抱未来,让我们共同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面向未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