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
为抗击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都数字学校临危受命,勇于担当,除继续开展周末寒暑假的补充拓展课程外,还于2月18日到4月3日,临时担负起初三高三全日制直播教学的重任。
一个多月来,成都教科院(成都数字学校)的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普遍赞誉。四川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还特别发来感谢信。4月1日,成都数字学校疫情期间在线直播教学经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型城市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上向全球180余个国家(地区)分享,成都教育在国际上发出了专业的声音,这不仅是对“优教成都”的赞誉,也是对所有上课教师精进专业、奉献精神的认可。
这背后,除了我们教科院团队和直播授课教师的努力外,我们远端的区(市)县教研部门,学校管理团队,班主任们,科任老师们,都付出了艰辛巨大的努力,也让人感动且震撼。
首先,我们来看看2月18日——3月20日区(市)县初高三直播的学习数据(仅统计电脑及手机端,不含电视频道):
数校管理群里面回复数校资源使用情况
数校高初三直播课程是提供给区(市)县学校选择使用的,没有硬性要求统一使用。然而,很多学校悄咪咪的都在使用,尤其是初三直播,用出了新高度,足见大家对成都市教科院、成都数字学校的认可度。
数字学校短期的“实体”运行,需要全时空、全流程、多环节无缝衔接;需要全系统、多部门协同工作。
这个,是我们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战队:
成都市教科院教育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及时将有关直播课程通知通过OA系统发送区市县教研部门再传达到学校,并告知账号注册方式、观课方式、课表安排等,同时扩建数字学校区(市)县管理QQ群,容纳2000余学校管理员加入,及时解决各种账号密码注册看课等问题及相关技术答疑、沟通反馈。
数字学校区(市)县管理群 区(市)县完成数校学生实名认证158万余人
接下来,看看区(市)县教研部门及学校战队是如何齐心协力配合组织管理的:
我们集结的是全市的名师来授课,教研员团队亲自设计打磨课程,但千差万别的学生中有千差万别的学情,怎么才能够适合各个学校千差万别的学情呢?怎么保证学生们的上课效果呢?我们的教研部门、学校、班主任、学科教师们都充分发挥了他们各自的力量。以下,是我们电话采访部分学校并收集第一手材料的情况:
都江堰市七一青城山学校教研组通过线上教研和信息收集、反馈的形式及时诊断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更好的线上教学方案。首先,通过线上召集组员,教研组长组织年级教研。教研内容包含:当天教学内容的教学标高、学生听课后重难点知识能否过关、需要教师重点辅导的知识点、是否需要补充视频集体答疑、作业布置的内容。其次进行信息收集和反馈。为提高线上教学效果,教研组长收集学科教师对线上教学内容的建议,便于有针对性进行线上辅导。
七一青城山学校教研组检查线上教学情况记录表
七一青城山教研组检查学校线上教学情况
都江堰市中小学教研室的胡主任非常重视数校资源,经常在群里面咨询各种情况,还积极收集反馈老师们的使用感受反馈给数校项目组:
初中学校的一些建议:
1、放缓课程进度,把每节课的知识分解得更细一些,讲解更细一些。
2、减少每节课的知识点,增加知识点应用的例题讲解和学生的当堂练习。
3、尽量不上新课,上复习课。
4、复习课内容选取较为简单、基础性知识进行复习。
5、上课过程中知识与知识衔接之间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消化时间。
6、适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初中物理师生总体对网课感觉较好。
7、为方便基础较弱的学生重复学习,能否提供教师上课的课件下载地址和方法。
简阳市武庙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是一所乡村学校,也选择了成都数字学校“抗击疫情延迟开校初三直播课”的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要求九年级班主任在数字学校正式开课前对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在电脑端、手机端和电视上观看学习,每天督促学生主动去平台参加学习,提醒学生如未看到直播也可以到平台看回放。任课教师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明确该堂课教学重难点,为让同学尽量听懂平台上的课程,将准备好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习题等在钉钉里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时间段相应学科教师必须全程在线,同步学习,自我提升;课后对于课堂中重难点或学生不清楚的地方及时通过钉钉平台语音或直播形式集中答疑解惑,提供辅导,同时结合当堂所学内容布置适量作业,及时批改并个别指导学生。
简阳市武庙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日常工作
简阳市武庙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师生共同学习
简阳市武庙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反馈
蒲江县鹤山初中,一共6个班,为了让学生能正常开展居家学习,学校首先组织进行了网络教育教学情况的摸底调查,保证每个学生可以看课学习。杨林慧是蒲江鹤山中学的一名教务主任,兼9.1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疫情期间,杨老师积极建立虚拟班级,各学科教师也配合数字学校上课来主动做助教,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同学生一起观课,线上进行辅导答疑补充教学,并请家长配合,共同督促管理。
蒲江鹤山初中网络教育教学情况摸底调查
蒲江鹤山初中教师线上辅导,家长共同监督
蒲江大兴九年制学校是农村学校,学生白天还要干农活儿,晚上才能看课。曹老师是2个班的物理老师,为了让学生有共同学习的氛围,发挥集体的影响力,曹老师建立了微信虚拟班级,每天一大早布置好当天的学习任务,并提醒学生任务截止时间,以便学生能早上完成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有些干农活儿的学生只能到了晚上再回看课程。
蒲江大兴九年制学校---任务布置
都江堰中学是一所城区高中,对于高三的孩子们来说,到了这个阶段,还不能回学校正常学习,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同伴的陪伴,没有紧张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那种自己知道应该努力冲刺,行动上却不太自律的孩子,有点小情绪是难免的,甚至出现没有动力的情况。理科班的贺飞霞老师建立了家长群,并要求家长同老师一起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沟通和疏导工作,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为孩子加油打气。对于每天作业做的不好的同学,贺老师让他们重新整理错题,把错题拍照传给老师,老师指定某道题,请学生用语音讲解给老师听,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弄懂了。
都江堰中学贺飞霞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沟通
此外,都江堰市七一青城山学校的副校长兼化学老师--李治、都江堰市李冰中学的教导主任兼初三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彭章斌,这些老师们也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着自己所能,让学生在家也能感受到学校般的学习氛围。老师们通过建立QQ虚拟班级,将老师和班长设置为管理员,建立好“群文件”的分科文件夹,便于老师们上传各科的学习资源,并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公布展示到班级群,鼓励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看齐。
七一青城山学校化学课作业提交情况与展示
李冰中学教师进行作业线上管理指导答疑
成都天府新区华阳中学老师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用到的信息技术工具,分享在线教育期间信息技术工具在班级管理中的使用体验,并提出在线下班级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行高效班级管理的一些思考。
比如为了方便教师批改作业,我们的技术员找了在线测评平台,学生作答后客观题一键生成数据报表,老师批阅了主观题后,形成学生的学情分析报表,老师们就根据数据去分析学生的情况,研究辅导学生的策略,然后通过点对点的个别辅导或者是小团体辅导,辅导的精准度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得到满足。
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邱滔老师配合数校直播利用在线测评平台进行数学讲评指导
学生在线学习出勤、看学习材料、提交作业等学习活动都可以获得积分,班级进行自主管理,每天一个值日小组,负责记录每个学生的积分。利用加入群视频的方法进行出勤统计,利用QQ群同步作答的方式进行互动的过程监督,作业提交反馈学习效果。腾讯文档在线协作,开放权限请值日学生干部进行积分填报,全班同学可以看到实时积分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加上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评选,个人的表现影响集体的荣誉,小组之间的相互督促和提醒也被调动,同伴的互助提升了学生个人的自律。
总的来说,疫情期间,学生们能顺利地利用成都数字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这离不开我们区(市)县的教研部门、学校、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们共同的努力。虚拟班级的建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的交流更通畅;科任老师积极想办法获得学情,针对性的精准辅导便于提高学习效果;家校沟通更频繁,家校更容易形成合力;同时,QQ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学生原来的线下交流变成了线上交流以后,如何在线上开展德育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在线上文明用语遵守网络规则,如何控制学生网上交流的时间也成为了我们可以研究和思考的新方向。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线上教学,老师和同学们都收获到了些什么呢?
学生和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们的打字速度,网络交流语言的文明程度都在这次在线学习里面得到了提升;学生对于图片的编辑,视频的剪辑或者APP的熟悉运用上上手快、运用灵活,数字时代原住民的特点一下就显现出来了。
学生感言:这次网上学习,我受益颇多。查漏补缺,提前预习,听不同学校的老师讲课,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为中考打下基础。自主安排时间,按需进修,科目囊括了语数外政史。可以说这次网课不仅是对新课的一次预习,更是对自我的自治能力的一次考验。
——蒲江鹤山初中九年级一班 甘凤鸾
上网课的总体感觉是利大于弊,网课资源丰富,有最优质的讲解和方便直接的线上资料。学习时间宽松,可以抽任何时间预习和复习,免去骑车上学赶教室的麻烦,省时省力。但同时在家时难免注意力下降,降低了学习效率,必须调动学习状态下极强的自制力才能专心。
——蒲江鹤山初中九年级一班 陈彦卓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场战役,更是一种考验、一种成长,一种淬炼。成都数字学校是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实验现场,我们的教研员、教师、技术人员、区市县教研部门和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卷入其中,都是实践者、参与者、观察者,研究者。全域成都,通过教与学的再度整合,实现了在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情况下,协同合作,构建起一种新型教育生态,也为构建未来教育新形态献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