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承研单位: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主研人员:杨昭涛 周英 陈群 俸耀旭 鄢小红 陈竞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一、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的缘起
(一)家长与教师:互动中的显性冲突
我校历来尊重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2002年9月,全校实施学生作业家长签字制度。自制度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家长都十分拥护,然而,×年级×班却发生了“家长拒签事件”。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深入调查发现,许多家长是在被动签字。分析其背后的根源是:家长缺乏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即使是少数能主动联系学校的家长中,也只有约20%的家长与学校保持经常性联系;家校沟通方式过于单一;家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家长不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教师也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就像案例《无辜的问题学生》中写的:“学生小林,和同学相处有暴力倾向,经常不完成作业,无心学习。老师认为是家长的放任不管和溺爱所致,家长则指责老师是在歧视孩子,导致孩子厌学。”
(二)家长和学生:亲情间的隐性矛盾
上沟通方式过于单一生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调查。深入调查发现:造性的老师在随笔《一个单亲孩子的苦恼》里写到:“××孩子在父母离异阶段发生了巨变,以完全放弃学习的极端方式反抗父母离异,并不愿与任何人交流,性格变得自闭古怪。哎!真不知道怎么帮助这个孩子。”孩子正在走向消极,而家长却一无所知。据调查,很多家长不懂孩子的心思,亲子关系只是停留在物质的依赖状态,亲子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一片荒漠。根据我校对家庭教育背景的分析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对待教育的理解不同,使家庭教育存在许多不科学的现象,就像学生马×在日记中发出的那声令人心酸的呐喊“妈妈,请让我打打篮球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独立,难以互动,没有完全形成教育合力,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如何从传统的“家、校单育”逐步走向“家、校共育”,进而走向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的“和谐教育场”?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3年起,我校提出了“和谐教育,自主发展,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开始着手探索创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和谐互动的教育场。
二、主要改革措施与成果
(一)和谐互动教育场的理论认识
1、什么是师生家长三方和谐互动教育场?
在课题研究的框架之内,我们将“师生家长三方和谐互动教育场”界定为:通过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创设高效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推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拥有共同的信念,彼此信任,平等互动,信息互通,文化共享;同时尊重各方差异,发挥各方特长,相互作用和影响,自发形成一种充满爱和信任的和谐氛围。这种氛围对处在其中的三方,尤其是对学生,会产生强大的教育力,从而使教师、学生、家长间能和谐相处,幸福成长。
2、和谐互动教育场的主要特点
师生家长三方以《三大宣言》为和谐教育场的核心信念,在“爱”的教育场力下,双向或多向互动,彼此信任,共生共长,形成和谐教育场。
(1)《三大宣言》是和谐教育场的核心信念
我校通过长达六年的实践探索,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中,形成了《教师宣言》《学生宣言》《爸爸妈妈宣言》。《三大宣言》是我校教师、学生、家长对“和谐互动教育场”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合晶,已经成为三方共同发展的坚定信念。
(2)“爱”产生教育场力
“爱”是我校《三大宣言》的感情基调,也是我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爱,使我们在一起”,产生着巨大的教育场力。无论是新颖的家长会,还是学校精心设计的家校共育活动,或是教师和家长的零距离沟通,教师、家长、学生相互之间都被一次次地感动,都会被校园教育场中的“爱”震撼,常常让大家的眼泪为“爱”而流。五年级六班的家长在参加了“真情相约,约定幸福”家长开放日活动后写到:“场面生动感人,催人泪下。作为一个孩子的爸爸,一个男子汉,我感动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浓浓的“爱”使和谐互动教育场充满了人情味,“爱”形成磁场,焕发着教育的魅力,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3)信任是和谐教育场的基石
信任是连接三方之间的纽带,是构建和谐教育场的基石,产生着高尚的情感力量。就职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一位学生家长来信说:“通过看学校的网页,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尽管远隔万里,但我很放心,我相信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谢谢你们,辛勤耕耘的园丁们!”(摘自“校长信箱”)在每一次家校共育活动中,学校和老师充分信任家长和学生,共同策划并组织活动。师生家长三方彼此信任,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4)师生家长三方互动是和谐教育场的主要运动方式
师生家长三方在教育场中发挥着各自和共同的作用力,以互动的方式相互影响和传递,产生动力。三方各自需要是动力的源泉,而相互依存与影响是动力的体现。教育场永远处于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不断循环上升的动态生成过程,形成强大的和谐教育场力。
◆ 学生是教育场力的主要“生发点”和“受力点”。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教育,发端于学生,最终也着力于学生身上,教师和家长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调整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教师是教育场中的主要“中转站”。 教师随笔《5.3班的“心语信箱”解开孩子“心锁”》中写到:“这天,当我打开“心语信箱”整理孩子们的来信时,阳阳的信深深刺痛了我……我决定明天要和他的妈妈谈谈,分析阳阳觉得妈妈不爱他的想法。”几年来,我校教师通过“心语信箱”、班级网站、学生评价网、短信、电话等方式,将孩子成长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同时又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传递给孩子,家校双方一起和学生在心灵上互动,在信息上互动,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
◆ 家长是教育场中的“教育主体”之一。2007年4月29日的“家长讲坛”上,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聂爸爸说:“我做过无数次的讲座,从来没有像这次给孩子们上课那样认真,我和助手整整备了两周的课,第一次当‘家长老师’就让我终身难忘。”家长积极投入到学校教育中,成为重要的教育主体,与教师共同承担一些教育的具体事情,如开展“家长讲坛”、组织“亲子活动”等。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能力得以彰显。
下图是我校“师生家长三方和谐互动教育场”的简易图示和主要研究阶段。
(二)形成和谐互动教育场的措施
1、学校放下架子,家长提高姿态
学校真诚邀请家长共计共策,让家长“入场”,成为教育场的主体。家委会或家长通过校长信箱等方式提出办学建议。据统计,我校家长参与办学的提议分为以下几类:
◆ 关注教学质量:减负不减质,建议每天作业的总量上保持均衡,防止过多;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
◆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的校内外活动建议;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开展德育活动的建议;班级建设建议等。
◆ 关注学生安全:建议制定详实的门卫制度;建议学校加强放学时校门口的交通疏散管理;学校医务室的建设意见等。
◆ 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建议楼层安放大型饮水机;建议午间组织学生下楼运动;建议学校出台校门口禁止卖零食的制度等。
根据家长的建议,我校在教育、教学、后勤管理上都进行了有效改革:
(1)教学管理部进行了“减负不减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首先,追求高效课堂,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废除家长给学生作业签字的旧习,信任家长、信任孩子。第三,减负。
(2)学生工作部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德育活动
学生工作部和家长共同制定了《家委会章程》,这是我校老师、家长、学生进行家校共育的行为准则。学校进行了德育课程改革,将每周星期五下午固定为家校共育时间,专时专用,开设“家长讲坛”和丰富的家委会活动。据统计,我校目前开展的校级“家长讲坛”共计20余次,班级家长讲坛共计260余次。班级家委会开展亲子活动160余次。
2、师生家长三方互动共育活动
(1)走进校园——家长开放日主题活动
目的是为了增进学校、家长、学生三方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形成融洽的教育场。此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时间相对固定,成为我校和谐互动教育场的主要活动之一。
一年级:新年•进步•希望•感恩——新生入队仪式;
二年级:生命课堂 绽放活力——学科课堂开放;
三年级:享受童年 快乐学习——泡泡成长记录片及亲子运动会;
四年级:阅读经典 润泽童年——儿童阅读推广;
五年级:真情相约 约定幸福——亲子沟通;
六年级:爱,使我们永远在一起——毕业典礼。
在三方深度参与、互动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学生、家长平等对话,进行心灵的沟通。和谐的氛围中,学校的教育理念无声地渗透给家长,家长和老师体会到教育的乐趣,孩子幸福地成长!
(2)共享讲台——每月一次“家长讲坛”
我校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发掘家长教育资源,拓宽孩子受教育的渠道,丰富孩子学习的内容,在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我校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家长讲坛”活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纷纷走进校园,担任“家长”老师,他们带来了孩子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带来了新鲜生动的故事,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
(3)走出校园——亲子活动,快乐周末
班级家委会和老师共同策划,利用自然环境、时事、家长的社会资源,在周末开展的,由家长、孩子、教师三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每班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班性亲子活动,6-10次小组亲子活动。统计表明,活动主题主要分为几大类:社会实践活动类、亲近大自然类、参观访问类、体育运动类、社会公益活动类、家务劳动类等。
3、师生家长三方互动交流
(1)信息化互动交流平台
对题组9互动教育场的探索中,旁。我的心里热乎乎的,我觉得我们班级我校在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上,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快捷的信息化互动平台,如学校门户网站、班级网站、班级论坛、学生评价网、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班级博客等。我校建立了从校内到校外,从家庭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从家长到家长,从学生到学生,从自评到他评的信息化立体式网络交流平台,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和谐互动交流的有力措施。
(2)多元化家校沟通方式
我校在家校沟通方式上做了大量的实践,从纸面到网络,从结果到过程,已形成了多元的家校沟通方式。比如:期初与期末开展独特的“沟通、交流、合作、分享”家长会、网络沟通平台、《学生自主管理手册》、《家校彩虹桥》、《入学宝典》手册、校刊、各项家长调查表、意见反馈表等。
(三)和谐互动教育场的典型运动样式
1、六年一贯的家长开放日样式
几年来,我们坚持定期进行一至六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包括课外阅读、心理辅导、感恩教育、课堂教学、体育运动等;在形式上有亲子运动会、新生入队仪式、老师和家长讲绘本故事、公开课、毕业典礼等。这些活动大多取材于:
(1)孩子喜欢的活动
在策划每个年级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学校召集老师、家长、心理中心,共同分析了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设计符合年段特征的,孩子喜欢的主题活动。如三年级的亲子运动会,就是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好运动的特征而设计,因此孩子很感兴趣。
(2)动人心弦的情感教育
互动式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题以感恩、进步、梦想、希望等健康情感为教育基调进行设计。例如“新年•进步•希望•感恩——新生入队仪式”、“感悟毕业 放飞梦想——六年级毕业典礼”。
(3)“化干戈为玉帛”的活动
和谐互动型教育场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典型而共性的矛盾。针对五年级孩子叛逆性格日趋突出等年龄特征,家长开放日的主题是“真情相约,约定幸福”,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深度参与,在学校搭建的沟通平台里进行亲子之间心灵的对话,达成良好的沟通。
(4)家长的迫切需求
根据形式不同的调查反馈信息反映,绝大多数家长迫切需要教育方法的交流,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客观了解孩子在学校受教育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及时设置了适宜的家校共育课程。例如,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开放课堂,就是请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零距离观察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情况。三年级的“享受童年 快乐学习”泡泡成长光盘,是孩子在学校生活原始场景制作成的40分钟的视频纪录片。
2、“家长讲坛”“周末亲子活动”操作样式
由家委会和老师共同策划、组织的特色活动有“家长讲坛”和“周末亲子活动”。据统计,六年来我校开展的班级“家长讲坛”共计260余次;周末开展亲子活动160余次。
“每月一次‘家长讲坛’”:(1)通过调查知道,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学生对诸如生活技能、手工制作、科技知识、医学常识、人体奥秘、体育技能等非常感兴趣。(2)开展家长教育资源的状况调查,分类入库,对家长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3)“家长讲坛”专时专用,利用每周五下午的家校共育课有序开展活动。“家长讲坛”课堂上,家长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兴趣特长、学生需求,与家委会委员及班主任共同商定授课的内容与形式。
“周末亲子活动”:(1)由班级家委会和班主任了解本班家长的职业结构、文化程度、专业特长,建立班级教育资源库。(2)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将班级的家长资源进行选择、整合和开发。结合学情和时事,拟定学期家委会工作计划,设计周末亲子活动方案,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安全保障机制。(3)家委会和老师共同组织实施,三方共同参与。
3、多元化家校沟通样式
我校一方面子活动是 在家校沟通的方式和内容上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已经建立了立体的沟通网络,形成了多元化家校沟通的操作样式。
首先,沟通方式实现了“五花八门”:期初与期末的“沟通、交流、合作、分享”的家长会;学校网络沟通平台;电话沟通;家校通短信交流;《学生自主管理手册》;《家校彩虹桥》;《入学宝典》手册;校刊;随机发放的通知单;各项家长调查表,家长意见反馈表;面谈;家访;班级教育沙龙等等。大家在沟通的空间里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在观念和方式上达成共识。
其次,沟通内容实现了“五彩缤纷”:例如开学发放给孩子和家长的《入学宝典》,为初入学的孩子提供了各方面的准备建议;《学生自主管理手册》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性记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孩子个人成长问题及解决方法的建议,比如电话沟通,教师和家长的留言板;家庭教育的经验交流,比如班级论坛和QQ群;孩子在校学习的课程内容,如《家校彩虹桥》等。
三、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中取得的主要效果
经过6年的探索,我校在家校互动教育活动、家校沟通方式上进行了大量创新实践,使教师、学生、家长之间逐渐自发形成了一个潜藏着巨大能量的和谐互动教育场,这个教育场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
(一)学生们拥有“幸福童年”
和谐教育场的形成,让学校多次成功举办高级别的大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和展示的大舞台。各界人士每次走进我校,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这是孩子们健康、快乐和幸福成长的家园!
1、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在家庭和学校形成了坚持运动的良好氛围,天天运动已成为孩子们的习惯。据《学生自主管理手册》自检记载,我校近80%的学生在家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课题探索的六年时间里,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我校学生共获得省、市、区级各类体育竞赛团体奖达88项。
在每一次家校互动共育活动中,学生都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净化、思想层次的提升。合作、感恩、宽容等优秀品质就像种子一样播撒到了学生的心中,他们一边在过程中体验快乐,一边幸福、健康地成长。
2、综合素质提高
学校和家长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共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类技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在课题研究的六年来,我校学生团队在省、市、区级别的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文艺竞赛类累计获奖56项;科技类竞赛中累计获奖614次;体育竞赛奖达88项;学科类竞赛中累计获奖86项……
3、自主管理能力养成
随着和谐教育场探索的深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已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已成常态。
(1)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强。学生通过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主管理手册》,记录当天的学习、体锻、行为等情况,自我督促,自己反思,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高。
(2)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主动意识高。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来,主人翁意识很强。如:我校学生电视台“童眼看校园”节目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不买零食、及早回家”“校园安全”等倡议。学生工作部统计,2008年下期,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发现学校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达14个,并发出了有针对性的倡议或建议,学校根据学生的发现和建议作了相应的处理。
(二)教师们的“幸福职业生涯”
1、和谐教育场吸引教师的“心”
随着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的推进,家长的投诉率逐年递减;家长对教师的“非常满意度”却从以前的4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80—90%,不满意度下降为零;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投入的精力以及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职业倦怠感逐渐减弱,用心教书育人。在各种家校互动活动中,老师深切地感受着来自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信任和关心,对老师来说,无疑是对自己极大的肯定和鼓励,使老师更加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无怨无悔。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集体的智慧和关爱,让我感受到了‘幸福的教育人生’。”
2、和谐教育场促使教师的“变”
教育场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上,以“生命课堂”为追求的境界,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在教育上,以“给孩子美好的童年”为追求目标,开展丰富的活动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在课题探索期间,所撰写的论文在省、市、区级以上获奖累计达248篇,我校教师获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有32人,占我校教师总人数的21.3%。老师们从内在的积淀到外在的形象,从专业技术水平到教师的道德素养,都发生着质的变化。
(三)家长们的幸福“生活体验”
在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中,家长的教育素养不断得到提高,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变了教育方法,家长一次次地反思自己,主动介入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尊重孩子,越来越“会”爱孩子,体验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享受着亲子间融洽的幸福生活。
(四)学校成为社会向往的“就学地”
师生家长三方和谐互动教育场,学生得以自主、健康、和谐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赢得了家长的赞誉和良好的口碑。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的措施与成果也经常被各级各类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媒体都曾重点报道过我校的“开学典礼”“废除家长签字制度”“家长开放日”“周末亲子运动”“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学校也曾先后被授予“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省市两级校风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我们对2014届学生和家长的择学原因进行了调查(选择我校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显示: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良好的口碑、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办学理念、注重孩子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且这几项答案的选中率均接近100%。2014届7班一位家长写到:“该校是一所知名的学校,有‘和谐教育、自主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选择该校,首先是家长的口碑,其次是信任,对学校、对老师的信任,充分相信我的孩子能在该校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
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进一步进行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四方和谐互动教育场的探索
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多方共育,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成员和谐全面发展。
(二)进一步拓展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
目前,国内外对“和谐教育场”方面的研究很少,需要进一步建构其理论背景。
撰稿:俸耀旭 鄢小红 审核: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