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党的十八大明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的相关精神,发展应用本科是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是搭建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关乎整个职业教育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要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本科培养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必须解决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整体系统创新及条件保障支撑、专业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提升等问题。2002年,云南民族大学为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增强学校办学的市场适应性和服务社会能力,开始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和探索。十年来,从专科起步,到应用本科,再到研究生教育,初步构建了较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结项验收,并获云南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不断充实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解决应用本科及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问题,应用本科教育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三维属性和特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解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系统创新的问题,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要素,整体系统创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指导性框架,各类专业在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探索创新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同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发的制度,设计构建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有机融合的基础课程系统、能力课程系统、素质课程系统的“三系统”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组织和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

  解决条件保障支撑的问题,把专业既作为教学管理平台,又作为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有效改善办学条件。解决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提升的问题,建立一批教育教学与服务社会有机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应用本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培养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传承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进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我们结合中国实际对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的补充,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层级式(四层级)人才结构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补充了技术劳动者——工作型人才的基础层级,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层级式应用型人才结构观点;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由职业教育体系来实现和完成的观点,并根据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界定,即: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职业教育体系来实现和完成,其完整体系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专科教育、应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多个层次,分别培养技术劳动者、初级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和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应该是围绕基本要素进行的整体、系统创新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搭建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初步创新构建了高职专科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创新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指导性框架;创新了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方法和程序;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构建了对学生就业创业较具实效性的就业创业促进保障工程和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体系。(作者普林林、董兴分别系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现任院长)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