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职业教育信息专报2019年第2期(总第67期)

职业教育信息专报

2019年第2期(总第67期)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2019年4月

成都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国家信息

l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                                                   2

l李克强对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作重要批示3

l教育部、财政部将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4

l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5

l三部门发布13个新职业,含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等5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信息

l杭州:做精做强中等职业教育8

其他省市信息

l江苏立法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9

l湖南出台多个文件破解中职教育发展难题9

l广东:打赢职教升级战10

本地信息

l四川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7

l成都职业教育教科研信息7

教育科研信息

l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综述12

l我国职教集团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治理结构优化13

国际信息

l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经验与借鉴13



国家信息

  •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4月3日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平等择优、先建后认、动态实施的基本原则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

根据办法,我国将重点建设培育主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质企业,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急需产业领域企业,以及养老、家政、托幼、健康等社会领域龙头企业。优先考虑紧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主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潜力大、履行社会责任贡献突出的企业。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企业主导,将“渴求人才”的社会共识转化为“投资于人”的现实行动,既符合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更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根据办法,省级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按照自愿申报、复核确认、建设培育、认证评价程序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实施。中央企业、全国性特大型民营企业整体申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部署实施。

办法明确,各地要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在项目审批、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用地政策等方面对建设培育企业给予便利的支持服务。进入认证目录企业,国家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激励政策与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接纳教师岗位实践、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工作挂钩。进入认证目录的企业建立实施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年报制度,并向全社会公示。(新华社4月3日)

  • 李克强对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作重要批示

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4月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完成今年扩招100万人的任务,瞄准市场需求和推动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迈向中高端,进一步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补上突出短板,推动产教融合,着力培育发展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品牌专业,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让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资源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批示要求,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线,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教育工作全局中的作用。

孙春兰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职教改革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形成多元办学格局,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推动教学、实训的融合。加快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推动实现中高职贯通、普职融通。扎实做好高职扩招100万工作,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切合实际的招生办法和培养途径,保证培养质量,充分释放扩招的政策效应。(中国政府网4月4日)

  • 教育部、财政部将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将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意见还明确了具体改革任务,其中包括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等。“双高计划”每5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人民日报4月3日)

  •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要求,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方案》提出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个左右领域做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以社会化机制招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开发若干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有关院校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

《方案》明确2019年首批启动五个领域试点,已确定的五个培训评价组织对接试点院校,并启动有关信息化平台建设;陆续启动其他领域试点工作。(教育部网站4月10日

  • 三部门发布13个新职业含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等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发布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新职业。

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高端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4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这些新职业属高新技术产业,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

科技提升引发传统职业变迁。随着新兴技术的采用,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越来越智能化。工业机器人替代生产流水线上简单劳动力的做法在部分地区得到推广,与机器人相关的生产、服务和培训企业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对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系统运维员的需求剧增,使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一线的新兴职业。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利用无人机完成一些人类难以完成的高难险和有毒有害工作成为可能,通过无人机可以进行植保、测绘、摄影、高压线缆和农林巡视,无人机在物流等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大量无人机的使用,使无人机驾驶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职业。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衍生新职业。信息化如同催化剂,使传统职业的职业活动内容发生变革,从而衍生出新职业,如: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随着物联网在办公、住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与现代制造业深度结合,物联网安装调试从业人员需求量激增。近几年,在国际赛事的推动下,基于计算机的竞技项目发展迅猛,电子竞技已成为巨大的新兴产业,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职业化势在必行。在农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猛,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需求旺盛,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中国新闻网4月3日)

本地信息

  • 四川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

3月21日四川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四川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要求,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支撑产业发展、改善民生、提升竞争力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实支撑,四川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税务局于3月21日印发了《四川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促进办法》)。《促进办法》规定了校企合作机制与责任、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检查。(四川教育网3月29日)

  • 成都职业教育教科研信息

2月28日,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特点调研工作研讨会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召开,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文春帆所长作为调研工作主要牵头人,代表课题组向与会领导、专家汇报了调研工作实施组织情况与报告撰写情况。

3月6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职业与成人教育评估所所长黄承国、张媛媛博士、谢龙建老师一行3人与成都市教科院职教所就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监测项目进行研讨。

3月15日,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长李洪兵在四川省教科院职成所召开的“2019年四川省职成教暨‘9+3’教科研工作会”上做了《转型深化优服务研究提质促发展》的主题发言。

4月1日—4日,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生活技能开发”青少年合作项目2018年年审会暨2019年工作启动会在江西宜春召开。职业教育研究所文春帆所长作为该项目人际关系(中职版)教材开发牵头人参与会议并担任了专题讲座环节嘉宾主持。

4月9日,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会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顺利举行。李洪兵副院长开展《加快转型升级服务优教成都》主题交流,职业教育研究所文春帆所长开展《转型提速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之路》工作交流。

4月17日成都市职业院校追寻好课教学研讨会在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顺利举行。职业教育研究所黄静梅副所长开展《向质量更深处漫溯——基于时空和政策分析的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思考》主题报告。刘巍和万朝丽老师分别交流了教学技能大赛与职教“微师培”工作。

2019年3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开展36次教学研讨活动涉及11个学科(课)、11个专业3个片区、2个综合类。2019年4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开展36次教学研讨活动涉及11个学科(课)、8个专业3个片区、3个综合类。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信息

  • 杭州:做精做强中等职业教育

不久前,杭州推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实施意见》。4月19日下午,杭州市举行全市教育大会暨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推进会,会上强调落实《意见》,并对重点任务进行分工。会议要求做精做强中等职业教育,确保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照不低于普通高中1.5倍安排,通过校企共建企业内教学实训车间、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现代学体制改革试点等途径,建设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联动机制(浙江新闻4月19日)。

其他省市信息

  • 江苏立法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3月29日,《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以下简称《促进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据称,江苏借鉴了其他省份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比如,借鉴福建高职教育“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做法,《促进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适合的方式单独招收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学历教育,与企业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如何让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呢?《促进条例》规定,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培养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联合培养;可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合作设置专业、研究制定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等内容。(江苏人大网4月4日、金陵晚报3月28日)

  • 湖南出台多个文件破解中职教育发展难题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和《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程》(下称《规程》)等文件,破解中职教育发展难题,让广大中职生拥有更多人生出彩机会。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特色专业体系。《若干意见》提出,根据区域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每个市州重点支持3~5个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中职特色专业群建设,每所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1~2个特色专业群、重点办好2~3个特色专业。探索实行“1+X”证书制度,推进学历证书、企业岗位技能证书的“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专业能力证书。实施省级优质课程建设计划,到2022年,遴选建设1000门省级优质精品课程。将加大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引进力度;支持学校在编制总数的30%以内,从行业企业引进有技术专长的兼职教师。

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方面,《规程》提到,学校要加强实习管理,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的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制订实习计划,开展实习前培训,与实习单位、学生及家长签订三方实习协议,为实习学生购买实习责任保险。(三湘都市报3月29日)

  • 广东:打赢职教“升级战”

今年2月,广东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新增12万个以上高职学位,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达到30%以上,本科高校招收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比2018年翻一番。

近年来,广东职业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打通产学研“壁垒”,助力广东产业“换挡提速”,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添柴加火”。

啃下职教发展“硬骨头”。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小、散、弱”、产教合而不深、吸引力较弱等,仍是当前广东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广东职教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仍不能完全相互适应。广东把问题作为改革的“指挥棒”,出台《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以及一系列放眼长远、精准点穴的政策措施,按下职业教育改革“快进键”。

“组合拳”扩大职教资源。近年来,广东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为职业院校学生搭建“才学青云梯”。一是增加优质职教资源。广东挖潜扩容,新设一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职院校。广东还将组织部分省属高职院校联合中职学校,实施集团办学,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建设的背后,是广东建立健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6至2018年,广东职业教育总投入1329.99亿元,其中财政性经费973.30亿元。广东采取撤并、合作、集团办学等多种形式,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提高育人质量。二是打破职业教育天花板。近年来,广东还稳步推进中高职三二分段、专本协同育人、中职本科衔接等试点工作。据统计,2018年,广东30所高职院校联合20所本科高校,在75个专业点开展协同育人试点;63所高职院校与210所中职学校协同,在819个专业点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

率先创建一流高职院校。2018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此前,广东率先在全国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遴选,深职院等18所高职院校成功入选。近年来,为打造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广东引导职业院校把区域和产业发展等需求作为办学“罗盘”,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机制,“外引内培”打造“文武双全”的师资队伍。

攀上产教融合“新高峰”。为让校企合作动起来、热起来、火起来,广东将产教融合建设纳入职业院校绩效评价体系,拟在产业、科技等专项规划和各类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立项论证时,增加校企合作评判标准。广东努力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探索出企业办学、园区办学、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办学模式。目前,广东57%的高职院校已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5个行业协会、4000多家企业参与66个职教集团,服务广东省职业院校近90%在校生。

“科创星火”促产业升级。广东规定,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企业技术服务等所得的合法收入,经批准可用于绩效分配,其中突破调控水平部分以备案方式单列核增。广东建立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技术转让项目可代替纵向课题参与职称评审。为推动产业“换挡升级”,广东建设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产学研结合平台,推动职业院校主动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等服务。同时,广东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按照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联合行业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2.78亿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2.13亿元,非学历培训到款额4.81亿元。广东职业教育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中国教育报3月23日)

教育科研信息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综述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历了恢复发展期(1979-1984年)、体系构筑期(1985-1997年)、调整巩固期(1998-2011年)、深化发展期(2012-2018年)四个阶段,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规模稳定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升、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从职前培养走向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走向企业参与培养”“从注重数量规模走向高素质专业化”“从专科本科层次走向研究生层次”的特点和规律,未来应从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地位待遇4个方面下大力气,力求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8(9),6-15。作者:平和光,程宇,岳金凤)

  • 我国职教集团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治理结构优化

针对“职教集团无用论”的两种典型观点,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作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两个逻辑起点,并论证了职教集团在我国现阶段的不可或缺性,认为集团化办学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综合利用。依据职教集团的发展逻辑,我国职教集团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是:职教集团行使地方行业指导委员会职能、实现职教集团法人化、完善职教集团章程。(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8(28),48-52。作者:崔发周)

国际信息

  • 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经验与借鉴

随着职业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德国职业学校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德国在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为:持续性评价和发展;相关法律的全面制定;质量标准的科学设定;自我评价的有效开展;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有力监控。这些成功经验发人深省,作者从我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现实诉求出发,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框架: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化”质量标准;实施内部“客观化”自我评价;创设“专门化”质量保障机构。(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4),61-66。作者:李文静,周志刚)


编辑:万朝丽、胡双华

各位领导

成都市教科院办公室、区(市)县教育局职成科、区(市)县教研室(教培中心)、各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学科中心组、各职业教育集团、各职教学会理事单位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