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且行且思,向着理想的职教语文课堂扬帆
——中职语文“好课案例”打磨

  为了促进教育创新,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我市职教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好课范例,从而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成都市教科院职成教所在前期的收集整理及专家评审后选出了各学科各专业的多篇好课,2015年6月16日,中职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多位成员聚集一堂,为初评出来的好课进行了悉心的打磨。

  此次初评出来的3堂语文课分别是礼仪职中的陈旭光老师的《静女》,洞子口职中的李黎老师《介绍事物制作过程》和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的王若琳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位老师首先说课、展示课件,然后补充讲解上课流程,然后各教指委成员互相讨论切磋。

  此次初评出来的3堂课,都体现出了教师个人极高的专业素养,也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语文的本质,可谓各有特色。课案的设计也分别呈现出了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学情的种种思考与尝试。体现出了 老师们对前沿教育教学理念的关注和对教学实际的思考,也体现了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的课例有极强的启发性和示范性。

  王若琳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运用了大量的信息化技术,微课、微信、二维码扫描、学生实践活动的视频录制,校园数字平台等的综合使用,整个课件界面雅致,内容丰富,设计精巧,充分展示了年轻老师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和技术与本学科内容的有效融合的能力。

  李黎老师《介绍事物制作过程》,针对学生专业设计内容和课件板式风格,将课题内容与专业有效结合,在训练中强化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练,促进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陈旭光老师的《静女》,针对古诗的特点,采取了多角度切入,教学目标分层次地呈现并实现,结合视频、图片、音乐的辅助,让学生在听看读思中理解并欣赏该诗,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与会“教指委”成员也对3位老师的课案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大到对课例设计的完整性的建议,小到引入案例的例举,甚至细化到了对教师的措辞的修正。大家在一起讨论,如沐春风,通过此次磨课,也使大家都认识到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更是一次与理想事业的美丽约会。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