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重要信息

  教育部公布2013年工作要点 提高教育质量促公平

  中国新闻网2013年01月24日 教育部在其网站公布2013年工作要点。这份文件从加强教育系统党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对2013年教育工作作出部署。

  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文件提出,要深化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全面推进高校“阳光治校”,重点加强科研经费、学术诚信、基建和各种重大项目等监督检查。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办力度。

  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文件提出,要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中学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

  同时,继续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和系列卓越计划,组织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落实双千互聘计划。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开展地方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支持试点学院改革探索。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这份文件还对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作出部署。提出要研究制定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积极推进普通本科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点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

  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建立博士生招生计划分类指导和动态调节机制。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完成高考加分政策清理和规范工作。

  在各方密切关注的“异地高考”方面,这份文件提出,要督促各地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

  此外,还要推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安全工作,坚决从严治理破坏考试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文件还提出,要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研究制订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明确教授治学的范围和途径。2013年所有试点高校都要制定章程,核准一批高校章程。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推进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印发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产权制度。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

  同时,要扩大公开选拔大学校长试点,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选拔任用机制。完善直属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积极推进高校干部交流任职。印发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若干意见。深化直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措施。落实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要求,完成部直属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深化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此外,文件还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全方位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作出部署。

  针对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文件提出要制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发布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以及制订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特殊教育等督导评估与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办法等。

  针对公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文件提出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地方年度报告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及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调查;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要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

  中国新闻网2013月01月25日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2.2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如期实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4%的实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今后要在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和用好管好上下功夫。

  教育部网站24日刊登了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在筹好经费方面,袁贵仁表示要继续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研究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健全两个方面分担机制:一方面是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分担机制,进一步明晰中央、省、市、县的教育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拓展增加投入的新举措、新项目。

  另一方面是政府、家庭、社会之间的横向分担机制,进一步明晰生均经费需求和财政拨款、学费、学校自筹经费之间的资源配置关系。要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地争取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民间资源、市场资源、国际资源建好学校、办好教育。

  在用好经费方面,袁贵仁表示,要坚持科学的投入方向,围绕育人这个根本和公平与质量这两个重点,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合理确定经费投入比例,优化经费投入结构。要强化正确的政策导向,坚持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在管好经费方面,袁贵仁说,今年将实行新的中小学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修订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加大高校总会计师选拔委派工作力度,推动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出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办法,保证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评估都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做好财务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

 

  幼儿园须补足配齐保教人员

  解放日报2013年01月28日 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通知指出,各地要据此制定适合本地具体方案,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根据最新标准,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1:5至1:7,保教人员与幼儿比1∶7至1∶9;半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1:8至1:10,保教人员与幼儿比1∶11至1∶13。

 

  新政解读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公布

  到2015年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

  中国教育报2013年01月17日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教育部近日公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根据纲要,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经过核准的章程,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涉及师生利益的管理制度实施前要经过适当的公示程序和期限,未经公示的,不得施行。

  针对一些当前学校治理存在的问题,纲要提出,要克服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倾向,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学校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收入分配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事务,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纲要要求,要尊重和保障师生的权利。要保障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不受非法侵害,杜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人格尊严、违法违规收费,以及由于学校过错而造成的学生伤害等侵权行为。要依法在教师聘用、职务评聘、继续教育、奖惩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保障教师享有各项合法权益和待遇。要充分尊重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专业权力。

  此外,纲要还提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不断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1.制定出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背景和意义

  制定出台《实施纲要》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必由途径。《实施纲要》共分9个方面,全面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学校按照法治精神与原则,转变管理理念和手段、方式提出了系统要求,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对推动我国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颁布《实施纲要》,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刻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推进依法治校的思路、举措和重点;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实践,加快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管理学校的新格局,使法治成为政府管理学校和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

  2.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依法治校的要求,2003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纲要》根据已有实践和新的形势,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全面部署。《实施纲要》抓住了学校办学和管理中核心要素,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普遍要求,全面推进。二是全面阐释内涵和要求。《实施纲要》根据实践发展,全面阐述了依法治校的内涵、意义和指导思想,系统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三是全面推进实施。《实施纲要》从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学校依法办学行为、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营造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健全依法治校评价考核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等7个方面,对学校办学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将全面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摆上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议事日程。四是全面动员各方力量。《实施纲要》明确了政府及学校内部各个主体,以及社会在推进依法治校中的地位、职责及权利义务,构建了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的格局。

  3.《实施纲要》对学校内部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实施纲要》强调学校要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切实推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学校章程应当着力规范学校的内部治理机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成为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要求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章程核准机制,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局面。同时,要求学校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凡制定章程和关系师生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都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健全师生参与的渠道,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要符合法律保留、公平公正等法治原则,不得非法给师生设定义务,如乱设罚款等。《实施纲要》还要求建立校内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由专门机构依据法律和学校章程对校内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定期进行清理,保证学校制度体系的合法适当和协调统一。

  4.《实施纲要》对学校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了哪些要求?

  依法健全学校内部治理机构,保障学校权力依法规范行使和有效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实施纲要》要求,学校首先要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领导的基础上,高等学校、中小学、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根据各自特点,依法健全决策机制,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建立相应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决策公开和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同时,要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在学校内部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治理结构。其次,学校应当以教学科研为核心,探索完善管理体制,克服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倾向,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第三,要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实施纲要》强调,学校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切实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等组织,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四,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和方式。

  5.为什么要把家长委员会制度作为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在中小学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既是促进家校合作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学生家长能够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增加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完善学校治理机构的重要机制。《实施纲要》对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产生办法以及学校与家长委员会的关系作了全面规定,特别规定在一些涉及学生利益的事项上,家长委员会要有发言权甚至是决策权。要求学校完善制度、提供条件,保障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实施纲要》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核心职能和存在根基。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落脚点和具体体现。《实施纲要》从学校组织和实施办学活动、建设平等校园环境、保护学生和教师权利、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等几个方面,对学校依法办学提出了全面要求。明确了学校在招生、教学、评价等活动中依法实施管理行为的基本规则。要求坚决杜绝教师违反法定义务和国家规定,利用自身特定职权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强调要在校园中大力弘扬平等意识,注重对学生和教师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要求全面加强学校的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建立便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公开社会、师生关注的信息,使师生对学校的意见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7.《实施纲要》为什么提出建设平等校园环境?

  构建平等校园是落实教育公平、权利平等理念的直接要求和集中体现。实践中,有些学校在办学、管理以及招生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或者规章制度有意或者无意间,违背了权利平等原则,甚至构成歧视。因此,《实施纲要》从建立平等理念入手,要求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为核心,明确学校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性别平等和民族平等,消除任何不合法、不合理的分类及区别对待,并特别强调要把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作为依法治校、建设平等校园的重要内容。

  8.为什么要把保障学术自由作为依法治校的内容?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同时,学术自由也需要在法定限度内行使。当前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等现象,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实施纲要》从保障和监督两个层面对学术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建立公正、公平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健全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9.《实施纲要》对健全学校内部的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哪些要求?

  当前,教育领域的各种矛盾也开始日益突出,学校与学生、教师之间纠纷也呈多发趋势。学校传统的管理手段正在面临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学校要依法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矛盾、纠纷的能力。这既是依法治校的重要要求,也是维护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必要条件。《实施纲要》要求学校依法建立和畅通纠纷解决渠道,特别是要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制度,规范学生申诉制度,落实正当程序原则,积极运用听证等方式,保证处理程序的公开公正。针对目前学校安全面临的较大压力和复杂局面,《实施纲要》强调,要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因为安全事故引发的纠纷,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学生伤害事故调解等制度,通过法治手段,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10.为什么要加强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校长、教师和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是基础。《实施纲要》进一步强调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分别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带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运用法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学校领导任职前,教育部门以适当方式考察其法律知识和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在教师入职、岗位培训和履行职责的全过程都要包含法制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开展好“法律进课堂”活动,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1.就提高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的能力与水平,教育部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制度保障,《实施纲要》从组织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两个方面规定了具体措施。要求学校将依法治校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作为年度工作专门内容进行报告。强调学校要有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法律事务,有条件的可以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处理法律事务。学校出台有关管理措施、签订合同、实施改革方案等,都要进行合法性评估、论证。《实施纲要》要求,教育部门在对学校办学和管理评估考核中,更加突出依法治校综合考核的作用,减少对学校具体办学和管理活动的干扰。要把依法治校作为对学校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创新考评机制,听取师生和社会公众意见。

  12.《实施纲要》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哪些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因素。《实施纲要》提出两个方面要求:一是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强调依法监管、提供服务,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学校解决法律问题,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机制。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提高执法能力,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建立对公办学校及其负责人的问责机制,健全对违法办学活动的投诉机制,改革和完善行政监管机制,实现对学校的依法管理。

  13.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教育部近期有何举措和要求?

  近期,教育部将根据《实施纲要》制定依法治校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中小学、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行为规则,指导各地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推动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集中推广一些典型经验,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从新的高度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按照《实施纲要》要求,把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一项核心工作,切实抓好落实。

 

  权威发布

  中国网民数达到5.64亿 青少年网民4.49亿

  中国青年网2013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到4.2亿。其中10岁到39岁的青少年网民规模达4.49亿。 该报告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本次为第31次发布。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比2011年底提升3.8%。其中10岁到39岁的青少年占全部上网人数的79.7%。

  与此同时,手机网民快速增长。到2012年底,中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为18.1%,增幅超过整体网民增幅。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69.3%提升到74.5%,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比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的三分之二。 报告认为,中国网民数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都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升级等因素,促进了手机网民数的快速提升。

 

  各地动态

  武汉:义务段学科竞赛全取消 仅留高中学科竞赛

  长江日报2013年01月23日 与去年相比,今年由武汉市教科院、市民防办主办的5项赛事实行免费,分别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创新与科学探究活动、中小学生书写经典现场书法大赛暨第九届全国少儿书画现场大赛总决赛选拔赛、初中防空防灾知识竞赛。

  据介绍,凡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各类竞赛活动,未经市教育部门批准,一律禁止举办。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得的奖励、成绩,不得作为全市义务段学校招收新生和学生分班的依据。

  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学校和学生参加经批准的竞赛活动,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以教学班为单位集体参加。竞赛单位不得未经批准收取活动费、报名费或其他名目的费用,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有关资料、书籍、器材和商品,更不得以竞赛为名针对竞赛内容巧立名目举办各种培训班。市教育局要求,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竞赛,严格限控参赛对象的学段和年级。义务段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原则上一名学生每学期不超过3项,一年不得超过6项。如果学生要求参加超过6项的竞赛项目,须本人申请,家长签字,校长审核,学校用印,报市、区教育部门备案。

 

  江苏:将建立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

  中国教育报2013年01月21日 日前,江苏省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江苏省明确,今后该省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5%、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总数的15%进行交流,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

  意见提出,今后江苏的交流人员将包括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等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人员。在同一学校任教满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在同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校长,须在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间进行交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提拔任用前,须有在农村学校或城镇薄弱学校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或直接提拔至农村学校或城镇薄弱学校任职。

  城镇学校教师竞聘高级岗位,申报特级教师,申报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评选市级以上综合表彰奖励,均须有2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交流或任教的经历。今后,江苏在职务评聘、表彰奖励等工作中,将向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倾斜。

  意见明确,这一规定将在2015年前全面实行,目前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原则,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各地要将义务教育学校和校长流动情况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责任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

 

  职称制度改革启动 中小学将有“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3年01月22日 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工作正式启动,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全市10万名中小学教师可评正高级,即相当高等院校正教授职称。

  目前青岛市执行的是中学、小学两套独立的职称制度体系,初中和高中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中学高级教师,即相当高等院校副教授,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小学高级教师,即相当中等学校一级教师。

  此次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改革实施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的教师;教学研究、电化教育、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健全制度体系,将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合并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设置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5个等级。

  青岛市此次改革,把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作为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更加注重向基层、一线、农村倾斜。

 

  成都建设统筹城乡教改试验区进入第二阶段

  四川新闻网2013年01月28日 教育部已同意四川省政府报送的《成都市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总体方案(2013-2017年)》,这意味着成都市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目标,正式拉开教育改革“第二季”的大幕。

  根据方案,未来5年,成都将建成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服务区域的现代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吸纳全民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子女“学有良教”的需求,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在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考评体系的同时,探索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实施名师工作室及其成果推介制度,建设名师孵化地。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计划

  以深化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结构优化和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探索通过选拔具有创造性潜质的高中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以及建立“双导师制”、专家开设选修课、指导高中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探索高中与在蓉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

 

  新市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整合和利用区域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探索“个人为主、政府支持、学校减免、社会捐助、企业帮扶”相结合办法,鼓励和支持未接受高等教育的80、90后成都新市民,接受两年左右的专科或本科网络教育,圆新市民的读书梦、大学梦,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整体提升区域内劳动者素质。

 

  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建设计划

  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教师考评体系,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完善各级骨干教师遴选制度和分级培训制度。完善应用网络研修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职务(职称)系列,探索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完善教师专业梯次成长体系及激励机制。教学成果奖励向基层教学实验成果倾斜。实施名师工作室及其成果推介制度,建设名师孵化地。

 

  教育家办学计划

  改革教育管理,健全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促进校长潜心办学。改革校长选拔制度,探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推进校长职级制。完善教育家培养制度,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系统开展高端培训、论坛等,搭建成长平台。加强对具有成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的发掘、引导和研究。

 

  未来学校建设计划

  加强“未来学校”的研究与实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开展教学理念、教学工具、教学方式、课程设计等综合改革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生活与未来工作的连续性、相关性和适切性。鼓励推进适应现代理念、数字校园、智能教室、团队教学等教育新模式需要的校舍、教室改造。以实验为引领,努力探索充分运用现代技术、适应未来需要的教育模式,促进更多学校将信息科技与课程、教学融合。

 

  特色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依托在蓉高等院校,围绕成都特色产业和地方文化,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相对独立的职业院校。支持地方龙头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特色学院办学,形成符合产业链人才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发挥办学优势、专业优势、校企合作优势等,推动中高职深度衔接。

 

  地方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计划

  遵循国际惯例,完善标准实施和检验制度,在国家、省、市已有的教育标准基础上,结合成都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实施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教育质量标准、教育发展监测标准等,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全国领先、成都特色的教育标准体系,为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立提供探索样本和先行先试的经验。

 

  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计划

  全面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按照学校现代化要求和标准建设及配置学位。探索促进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到2015年,义务教育优质学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和引导民办教育特色发展、优质发展,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教育改革协同创新计划

  利用国家、区域智力资源,建立成都市教育咨询委员会,加强教育政策咨询,完善重大教育决策出台前充分论证和公开征求意见的制度。加强与国家教育研究机构、区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把成都建设为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基地、研究基地和重大政策的孵化基地。鼓励区域高校、科研院所等向高中开放课程、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共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在成都转化。

 

  教育对外开放计划

  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前沿,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与境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引进国际先进课程、探索国际化课程改革,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外教进校园”工程。建立区域国际化教师培训平台。

 

  【背景链接】

  随着教育投入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公平得到充分保障;县域内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圈层教育有效融合;教师统筹配置和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学校办学标准显著提升;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教育一体化总体指数稳步提升;教育改革举措得到各界高度肯定和认可。标志着2012年底,部、省、市共建的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任务。

 

  环球时讯

  联合国将帮助1万名学校领导者实现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3年01月25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一家名为Varkey GEMS的基金会共同实施“万名校长领导力增强项目”。该项目计划未来4年帮助1万名学校领导者实现专业发展。

  目前,在教学工作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支持人才”一直是改变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万名校长领导力增强项目”的目的便是培训学校领导者去实现这一目标。该项目有助于解决教学工作中的三个主要挑战:新教师培训质量过低,在职培训缺乏,培训内容空虚或过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一切证据表明,支持学校校长和领导者的专业发展是任何以改善教育质量和改变校园文化的改革成功的关键。”

  据悉,这一项目初期主要在加纳、印度和肯尼亚三国实施。

 

  法国基础教育改革“勇往直前”

  中国教育报2013年01月18日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2012年上台之初即发表教育政策优先事项,其中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其实,新世纪以来,法国一直在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本文为著名法国教育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晓辉对法国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进程进行解读。

  2012年,法国新任教育部长万桑•贝雍组建了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就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问题主持了一项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并得出了“重建学校”势在必行的结论。其实,新世纪以来,法国一直注重基础教育,而且为解决法国教育不平等、学业失败严重等问题,法国加大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

 

  构建“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

  为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法国原总理拉法兰于2003年组建了由法国教育部原评估与预测司司长克劳德•德洛为主席的“学校未来全国讨论委员会”,并要求该委员会为未来15年法国教育系统可能或期望的变革进行原则性描述,使政府能够清晰选择决策并制定一项新的指导法。随后,委员会向教育部提交了题为《为了全体学生成功》的最终报告,并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根据报告的解释,“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是知识、能力和行为准则的整体,它不等同于学校课程的全部内容,而应当包含21世纪生活所必需的要素。

  依据委员会所提交的报告,法国政府于2005年通过了《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并生效。《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对“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义务教育至少应当保证每个学生获得共同基础的必要途径,共同基础是由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构成。这一基础包括:掌握法语;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具备自由行使公民责任的人文与科学文化;至少会运用一门外语;掌握信息与通讯的常规技术。”

 

  给孩子和家长完整的周末

  2008年9月,法国小学实施新的教育改革。主要措施如下:

  调整课时结构。每周一、二、四、五上课,每天6小时。以前周六上午的课时取消,给孩子和家长完整的周末。但周三仍然休课,以保证学生精力充沛。

  设置辅导课。所有学生每周的课时为24小时,另外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开设2小时辅导课,辅导课的时间可以在中午,也可以在放学之后。教师的年工作量中包含60小时的辅导课,对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

  制定新课程。新课程的法语课时有所增加,并强调基本能力,重新引入背诵和作文等传统教学方法,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相应减少。

  公民与道德教育替代以前的公民教育。新增的道德教育内容较多以名言和格言呈现,如“自由以不侵犯他人为限”、“任何人不得蔑视法律”,已被淡忘的国歌《马赛曲》被重新引入教学。

  设置假期补习班。对于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开设免费的假期补习班,每5到6个学生一组,由志愿者教师负责补习法语和数学,这些教师同时享受课时补贴。此措施是针对较富裕家庭有条件为子女补习而平民家庭子女却无法享受而设置的补偿。

  调整评估年级。学生成绩评估从原来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改变为小学一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原来的评估目的是诊断学生的一般学习状况,而新的评估重点不仅在于了解学生学习新课程的状况,还要将以后各年度的成绩进行比较,以判断学习成绩进步与否。

 

  实施创新与成功计划

  法国教育部于2011年开始实施“中小学创新与成功计划”。该计划旨在改善学校环境以帮助每个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并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促进机会平等。

  该计划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创新主要在允许学区总长根据中小学校长的建议录用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初中和高中一年级设置学监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教学方面,要求教育督导人员与教学人员共同组织学校课程,确定学生的学业定向计划,强调跨学科学习,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设置学校生活委员会,对违背学校规则的学生行为予以惩罚,并要求家长予以配合。加强个别辅导,特别是在小学毕业年级开设补习课。

 

  以新的姿态对待外语

  曾经由于法语在世界中的优势地位,法国人已不大习惯学习外语。但时过境迁,随着英语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法语的地位江河日下。而对于外语学习,法国人的观念中还有诸多阻碍,例如说外语是精英们的事,说外语需要天分,说几种外语会相互混淆,学外语费时费力。2011年4月,法国教育部组建了“语言策略委员会”。该委员会于2012年1月提交了题为“学习语言,学习世界”的报告。

  该报告指出,“每一种语言都是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必须破除陈旧观念,应以新的姿态对待外语。报告认为,面对强势的英语,世界交流的语言不能只限于英语。未来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应当学习汉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等诸多语言。对于未来外语学习,报告提出17条建议,主要内容如下:提高全社会对学习外语重要性的认识,法国人应当相信有说几种外语的能力;号召所有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外语;提倡从幼儿起学习外语;做好小学和初中外语学习的衔接;初中一年级起开设两门外语,其中英语为必修课;突出高中的外语实践,在非外语学科中开展外语教学;强化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开设专业与外语双文凭;以学校为中心,构建外语学习环境,要发挥外籍专家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开展外语教学;鼓励学生去外国留学。

  为此,法国前教育部长吕克•夏戴尔采取了3项改革措施:从2012年开始调整初中课时,以便加强初中4个年级的外语教学。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国际流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去外国“个人语言居留”的机会,使每个外语专业的师范生有到国外实习一个学期的机会。开设免费的英语学习网,方便儿童和成人自己学习英语。

 

  照顾平民家庭的子女

  新世纪以来,法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针对平民家庭子女的教育措施,初步取得了成效。据了解,助学金生的数量近4年增加了25%,助学金额度也增加了16%。2011年的法国评估表明,获得最好法语成绩的二年级学生达到16%,获得最好数学成绩的学生2012年达到11%,而法语成绩不佳的学生下降了13%,均比往年有所改善。

  同时,一些学校还实施了“孤单儿童16点”计划,即在下午4点放学之后,允许家中无人照顾的学生继续留校,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安心地在学校完成作业。在辅导课中,一些教师改变了原来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看法,认为这些学生同样具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也重新找到了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2009年以来,法国创建了29所优质寄宿学校,接纳了1万名贫困家庭的学生,使他们摆脱了原来没有学习房间,没有书桌,甚至没有饮食的困境。法国政府目前已安置21.5万个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其数量比6年前增加了60%。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意义在于认识差异、相互尊重。

  当然,法国初等教育改革并未完成,一些具体改革刚刚开始,尚未显现效果。但是面对严峻的世界竞争,法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责任的重大,无论是法国的总统还是法国的民众都认识到,“法国不能不看世界,世界不会等待法国,世界也不会给法国的孩子预留位置。”因此,随着2012年的全国性大讨论和反思,法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在2013年必将会继续“勇往直前”。

 

  调查与研究

  地方教育决策要从政策分析中来

  通过政策分析,追问教育政策制定的原因或决定因素,对特定教育政策解决的特殊问题进行回溯研究,有助于发现、认识和理解教育发展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有助于促进教育政策的改善,有助于预判政策未来趋势,也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教育政策出自宏观影响微观。在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大背景下,地方教育决策关系重大,不仅事关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关乎国家教育政策落实大局,是地方教育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抓住三个基本点

  执行上级教育政策的首要程序是一个地方教育政策的“再制定”行为。只有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教育政策的基本内涵,才能在决策中准确定位、理性拍板。

  党和国家教育政策为地方教育决策确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指引了路径。与此同时,教育政策作为协调教育各种利益的稳定器,具有宏观调控的独特功能,对于沟通区域内教育事业内外关系,指导地方决策时化解冲突、调解矛盾,保证地方教育改革深入、事业快速有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掌握决策权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只有提升政策水平,才能做好教育决策。

  科学认识教育政策是做好地方教育决策的前提。教育政策作为一门科学,其内涵极为丰富。广大地方教育决策者对教育政策的把握至少有三个基本点:其一,教育政策具有层级性。不同的行政层级均有相应的教育政策,其影响范围、作用性质也都有一定的差异。国家政策对地方教育政策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地方教育决策也须考虑本地的特殊区情,解决本地的突出问题。因此不同区域的教育决策也就有了不同的特点,由此而形成了地方教育政策,它在整个教育政策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二,教育政策既是文本,也是过程。教育政策一方面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红头文件”,是教育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更多体现在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监控的“政策过程”中。教育政策是静态文本和动态过程的统一体。其三,地方教育政策的重点在于政策落实,但其中也必然包含着政策制定的环节和内容。从教育政策的系统看,所有国家重大教育政策无论制定的多么精确和科学,都需要各个层级的地方教育政策部门具体贯彻执行。所以,地方教育决策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履行政策执行职责,地方教育决策实际是落实上级政策的行为。与此同时,地方教育政策的运行过程,也必然包含政策制定的环节。原因是,在分级管理的背景下,任何上级教育政策目标都要首先转化为地方教育政策,才能在下级得以落实执行。也就是说,执行上级教育政策的首要程序是一个地方教育政策的“再制定”行为。只有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教育政策的基本内涵,才能在决策中准确定位、理性拍板。

 

  学会有理有据分析

  政策分析虽然不能为教育决策开处方,但却能综合发现问题,提供优选方案,为科学决策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教育政策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政策、理解政策的过程。

  全面熟悉教育政策体系才能做好地方教育决策。指导地方教育决策的政策不是单一的文本,而是一个体系。从纵向说,教育政策体系结构是由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等三个层次组成的塔形结构。总政策是唯一的,是指导全局的总原则,是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制定和运行的基础;基本政策是指导教育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工作的指导文件,是总政策在特定领域或方面的具体化,所要解决的一般是重大的、宏观的战略性问题;具体政策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具体措施、准则或界限性规定,数量最多,处于整个体系的最低层次。从横向上说,教育政策体系结构由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政策分系统构成,每一分系统又有若干子系统,不同的分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对象,但同时呈现目标相互协调、功能相互配合的网络关系。熟悉了教育政策的纵、横体系,明确各级教育政策的关系、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才能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把国家政策的要求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到地方教育决策中去。

  学会政策分析是做好地方教育决策的重要辅助手段。教育政策分析是关于教育政策的综合研究,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特定教育政策过程进行的整体分析,是一种有理有据的分析。通过政策分析,追问教育政策制定的原因或决定因素,对特定教育政策解决的特殊问题进行回溯研究,有助于发现、认识和理解教育发展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有助于促进教育政策的改善,有助于预判政策未来趋势,也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总之,政策分析不是万能的,但在教育决策过程中,没有政策分析则是万万不行的。政策分析虽然不能为教育决策开处方,但却能综合发现问题,提供优选方案,为科学决策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教育政策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政策、理解政策的过程。有关人员通过对特定政策的分析,归纳其基本精神、实施要点,对于政策宣传、理解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关注并善于进行教育政策分析,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的需要,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地方教育决策能力的重要的内容。

 

  把握好特殊性

  教育政策分析主要关注特定政策运行的环境,政策如何出台,如何执行,结果怎样;从过程上看,虽然过程研究也必然涉及政策内容的研究,但更侧重于影响政策的因素研究。

  做好教育政策分析需把握教育政策分析的基本特点。总体上,教育政策分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与一般教育科研活动相比较,教育政策分析有着不同的特点。首先,它是以特定的教育政策为对象进行研究的,特别是对现实的、实际的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其次,它需要综合的研究方法。教育政策分析一般都采用多元的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方法,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统合进行,要求广采各家之长,运用多种调查研究方法。另外,教育政策分析的内容一般涉及教育政策的内容、过程和评价。教育政策分析主要关注特定政策运行的环境,政策如何出台,如何执行,结果怎样;从过程上看,虽然过程研究也必然涉及政策内容的研究,但更侧重于影响政策的因素研究。所以,与一般的教育科研相比较,教育政策分析是具有特定研究对象、范畴和模式的。把握了这些特殊性,才能够切实做好教育政策分析。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对各级教育管理者的政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宏观上看,做好教育政策分析是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和智力支撑。努力探索“怎样的教育政策才是好的教育政策和怎样才能制定出好的教育政策”,关注和参与教育政策分析也成为了教育研究的新趋势。对教育管理者个体而言,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策观,熟悉教育政策及其运行规律,学会并做好教育政策分析,已经成为其基本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杨润勇 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教学信息化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核心观点

  □教学信息化具有网络、主体、信息三大技术特征

  □多媒体教学技术不属于教学信息化

  □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主阵地在作业和考试等课后教学环节

  □教学信息化需企业与学校、信息技术专家与学科教学专家的结合

  教育信息化泛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综合应用,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教学信息化和教育管理信息化两大板块,前者是核心,居于首要地位,后者是支持和服务,居于从属地位。在过去十年间,我国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各地建成了大量的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但是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严重滞后,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即便是在发达的中心城市也是如此。结合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笔者认为,我国教学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应该认真加以解决。

 

  教学信息化的定义含混不清

  关于教学信息化的定义很多,但大都过于笼统和宽泛。特别是在目前的应用水平之下,我们必须给教学信息化勾勒出一个明确的轮廓,否则什么都是教学信息化,结果教学信息化什么都不是,大家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笔者认为教学信息化是特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收集和获取教学信息,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完善和优化的全过程。要特别强调教学信息化的三大技术特征。其一是网络特征,教学信息化是特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行为,单机作业不具备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基本要素。其二是主体特征,教学信息化必须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单打独斗、学生充当旁观者,不构成教学信息化。第三是信息特征,教学信息化技术中的信息一方面要包含静态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有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动态信息,这种动态信息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决策,科学地调整、完善和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多媒体课堂教学技术不属于教学信息化,因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技术是单机作业的过程,教师虽然使用电脑,但学生是旁观者,而且有关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信息不主要产生于课堂教学环节。多媒体课堂教学属于教学数字化技术,就是把传统介质上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电脑呈现出来。应该说在过去的5-10年间我们开发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都属于教学数字化,而不应与教学信息化技术混为一谈,就目前的实践情况而言,上述区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导作用。

 

  教学信息化的应用策略研究滞后

  种种迹象表明,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处于一个方向迷失的状态。谁都在说信息技术应该与课程整合,但谁又都说不出应该如何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让学校开展什么样的改革和试点,结果肯定都是非常盲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首要课题是研究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在教学工作中为信息技术找到生存的土壤,否则教学信息化无论如何难以获得生长的空间。

  如果说教学数字化技术主要属于课堂教学环节,那么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主阵地则在作业和考试等课后教学环节,包括家庭作业、各种考试、周末练习和假期作业等等。从作用和意义上讲,课后的这个教学环节又可以称为“评测”环节。这也许是一个十分意外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从技术上、逻辑上和教学策略上予以证明。首先,在以作业为代表的“评测”环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分散和独立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次,教师在办公室或家里布置作业,学生在家里或寝室做作业,老师和家长还需要在家里或办公室了解学生作业的情况,来调整和优化日后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显然这是一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同时必须依靠网络,单机作业是无法做到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学信息化所依赖的教学信息主要产生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在作业和考试过程中,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也在作业和试卷中暴露无疑。但是传统的作业和考试技术下,教师人脑很难对作业和试卷中大量的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教学信息的流失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处于一种“乏信息”的状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有了一定的计划性和经验型,甚至是盲目性、重复性和无效性。因此,要使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更为科学高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作业和考试技术,利用电脑和网络从作业和试卷中收集和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科学的评价,据此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善和优化,也就是说使教学工作“信息化”。

  这样一种应用策略很容易被误解为“应试教育”,是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恰恰相反。教学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教学工作的透明度、针对性和有效性,来降低教学行为的盲目性、重复性和无效性,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当然我们无意说教学信息化就等同于作业和考试手段的改革,但作业和考试手段的改革一定是教学信息化最稳定、最成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平台。即便是对于我们前面谈到的大学或农村的远程教育技术而言,教学信息化技术同样举足轻重。学生通过网络自学,不能说只学课件和只看视频就完了,作业呢、练习呢?只有加上了作业和练习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学信息化的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同时他们也是教育技术成果的直接用户,是教育技术改造的直接受益者,因此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主力军。然而任课教师常常埋头于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无力顾及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国内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支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老师和学者,另一支是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的公司和企业。前者多是从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开展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关注国外的一些技术平台的引进、消化和宣讲,但对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平台的研发力度不足。国外所关注的教育问题和国内所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他们连教学信息化的理念都没有,更不可能从国外找到教学信息化的成功范例,因此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平台常常会水土不服。公司和企业则多从计算机技术出发,寻找计算机在教学工作中的切入点,但是他们往往疏于对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发现教学工作对教育技术的真正需求,结果不是技术为教育,而是教育为技术。

  要想加快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必须重新审视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和技术策略,必须提倡公司、企业与学校的结合,提倡信息技术专家与学科教学专家的结合,同时要特别关注那些既从事教学工作实践又从事教育技术开发的学者和专家的声音。

  (作者龚晖 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