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积累梳理语言文字 聚焦优化教学路径
——成都市八年级语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教研活动

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为促进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关注基础学习任务群,探索有效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10月24日上午,成都市八年级语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教学研讨会在成都市教科院附中(成都高新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线下参与方式进行,部分区(市)县八年级语文教师参与本次教研。

课堂教学,展现语言风采

课堂教学环节中, 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钟群老师执教《“喻”见修辞,“语”众不同》。她以贾宝玉和列夫·托尔斯泰两段人物外貌描写片段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比喻情境。立足《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从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出发,基于学生对比喻句的分类与梳理,引导学生从积累的比喻句中按比喻类型、对象、喻体特点等进行分类。通过“比喻句建群”“比喻群命名”等一系列创新活动,钟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比喻“相似性”“独特性”“恰切性”“系统性”四个特点。最后,她巧妙地援引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中的比喻句,引导学生跨越文本阅读,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构建了比喻修辞的系统化认知结构。课堂通过“梳理活动化——知识结构化——运用情境化”的模式,让学生在积累、梳理、探究、整合中建构比喻知识体系。

第二节课由成都教科院附中(成都高新中学)语文教师刘耀哲老师执教的《看见山水》一课以第三单元文言文为载体,她从“山水”甲骨文字入手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带领学生发现汉字的表意功能并丰富相关字形的积累。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对山水词语进行归类,从而发现古人对山水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热爱。最后通过分析“山水”性格气质,她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山水之意承载文人不同的精神品质。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延伸“山水”描写,结合文人背景,理出“山水”之景与文人情志之间的联系,感受中国的“山水”文化内涵。整堂课通过“字—词—句—篇”的结构安排,从文字走向文化。刘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领略文人的情怀以达成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目标。

课堂展示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都对自己的课堂展示作出反思与分享。

专家讲座,指引教学方向

戴老师为一线教师开展了题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教学思考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她向我们解读了新课标中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梳理了初中语文知识在教材中的分布,明确了不同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不同功用,并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语言知识教学新思路:语言知识教学可以依托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呈现。将知识作为梳理语言文字材料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夯实知识基础,形成良好语感,养成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而感受汉语的民族性特征。针对当前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中出现的“冷落”知识“硬塞知识”“碎片化知识”等问题,戴老师提出了“积累分类化、梳理活动化、知识结构化、运用情境化”的教学策略,给广大教师做出了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的教学指导。

积而用之,理而明之。此次教研活动在带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也提示我们要关注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语文化内涵,才能树立文化自信。作为语文人,我们需始终铸牢研究“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学习任务群的意识,才能传递对祖国语言文化恒久的热爱。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语文人一直在路上!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