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持续深化成都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堂建设,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10月25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承办,崇州辰居小学协办的成都市第二十届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研活动隆重开展。
本次活动特邀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艾兴、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虹为指导专家,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文、传统文化教研员薛涓博士、传统文化中心组吴明渠老师,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部长杨丽、传统文化教研员陈霞等出席本次活动。
成都市第二十届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研活动合影
活动开始,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部长杨丽代表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对与会领导、专家及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的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杨部长表示,本次活动有助于加强成都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持续深化成都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建设。高新区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开展了如“畅游高新 体验非遗”“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在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努力从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国学经典的创新演绎、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及家校共读共育等方面展开,构成了区域性教育探索成果。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部长杨丽致辞
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校长朱祥勇代表公园小学全体师生欢迎嘉宾。他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公园小学成果展示,也是一次学习契机,希望与各位专家充分交流,共同推进国学课程建设。
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校长朱祥勇致辞
公园小学的孩子们精彩展示了学校系列活动节目如《诵国学,润童心》《诵节气,知传统》《诵古诗,寻四季》等,呈现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润和美中国心,做风雅中国人”的效果。
公园小学精彩展演
崇州市辰居小学校谭化芳老师带来国学展示课《二十四节气之霜降》,课堂中干货层层递现、精彩纷呈,谭老师带领孩子们知霜降明霜降三候、读霜降诗句、解霜降谚语、听霜降故事、知霜降农事、玩霜降知识闯关。课堂上,谭老师让孩子们通过霜降与传统文化产生深厚链接,增强文化自信。
崇州市辰居小学校谭化芳老师课例展示
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温童斐老师带来“生活如诗又如歌——《诗经》选读”,带领3.8班小园宝们探索《诗经》魅力,感受“风”的韵律之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通过《木瓜》与《蒹葭》节选,孩子们领略了跨越千年的浪漫与温情。师生共唱古老歌谣,温馨氛围感染全场,成就了一堂幸福满满的国学课。
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温童斐老师课例展示
崇州市辰居小学校杨智副校长进行了“多维并举传承传统文化,润泽身心培育莘莘学子”课程分享。杨副校长强调,传承传统文化需要“立足学校实际,融合地域文化”。
崇州市辰居小学校杨智副校长作学校案例分享
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侯静副校长向来宾介绍了公园小学国学养心课程。公园小学的国学养心课程就像是在孩子们心里撒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可能会在他们之后的生活中慢慢发芽、成长,也像是一扇窗户,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远的传统文化。
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侯静副校长作课程介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艾兴对活动进行指导,他指出,校园的关键途径包括通过学科教学转化课程育人,以此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统整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如劳动、班会等,开发校本课程,明确育人目标,设计课程方案及教师指导方案;强调传统文化的体验性,探索如何将其融入日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虹对本校国学养心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了本课程的生活化与体系化,表示园小的国学课程融合了成都地域特色,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高度结合,能有效帮助学生润心、养心、铸心。专家指引,高屋建瓴。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艾兴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余虹教授分别作活动指导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所所长袁文作活动总结,进一步明晰了传统文化课程化的支撑点和重要性。她谈到成都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果受到教育部重视和肯定,这是对全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肯定和鼓励。高新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公园小学为代表的高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课程化经验值得进一步分享和推广。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所所长袁文作活动总结
成都市第二十届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研活动在各方努力下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依托高新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结合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呈现本校国学教育的结构化、序列化课程体系,从课程的多样态开展、学生的国学经典演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家校经典共读共育等方法路径,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校本化实践的丰富样态。活动虽然结束,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追求永远不会止步。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更多孩子们能“润和美中国心,做风雅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