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聚焦“教与学”变革,探索“质与效”双增
——记第二届全国大城市协作体初中数学交流论坛在蓉城圆满举行

为全面贯彻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021年10月25日至29日,聚焦主题“‘双减’背景下教育改革新动向”的全国大城市协作体初中数学论坛在我市顺利召开。

本次活动是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主办,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承办。全国各地的数学教育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代表,青岛、深圳、沈阳、贵阳、成都等地的数学教研员及部分名优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的现场研讨,会议还采取线上形式面向全国同步直播。

一、听论坛之“声”——求真启智

成都市教科院院长助理、数学教研员黄祥勇老师主持了会议,并简要介绍了活动主旨,通过论坛交流聚智聚力,深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他指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数学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是一次拓宽教师眼界的盛宴,还是一次教育理念革新的修行。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对本次活动致开幕词,他引用名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以及自己对数学简洁美的深刻感悟,阐述了数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数学的育人价值。罗院长对本次活动寄语期望,一是认识“双减”减负要达到新高度,领悟“减负”的核心在减掉质变到量变式的内卷;二是教师教学水平要跃上新台阶,教师要“授人以渔”;三是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要进入新阶段。他期待在名师的课堂中看到教育无痕的静水流深,孩子们能够在愉悦的场景中,自然而然地去享受数学带给人的美妙体验。最后,罗院长代表成都教科院对传经送宝的教育专家和数学教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分社胡宇社长致辞。胡社长期待通过此次优质课堂,让老师们畅所欲言地分享教学经验,一起携手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共同探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与学路径。

二、观课堂之“真”——名师论剑

精彩一:“情境导学”促深度学习,“以生为本”展教学生态

(一)成都展示课:八年级《4.1函数》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的文伍熙老师执教《4.1函数》。文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从国庆阅兵的具体实例出发,联系到天气、升旗、军人方阵,抽象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文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构建了函数概念的知识框架,一步步围绕三个情景问题,导出函数的概念,紧密围绕函数概念中的两个变量和一一对应关系去辨析图象中的函数、表格中的函数、关系式中的函数,抽象出自变量取值范围以及函数值的概念。最后,以开放性的问题“说说你心目中的函数”精彩地结束了这堂课。


(二)沈阳展示课:八年级《4.1函数》

来自沈阳市浑南区第四中学的李晨阳老师也执教了《4.1函数》。李老师基于学生已有认知,以复习引入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认识变量和函数存在的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学,互助研学,应用践学,反思悟学的教学模式,借助生活实例,抽象出研究对象并结合共同特征归纳出函数的概念,在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发现以及勤于思考的精神。课堂中采用类比探究学习的方法,同学们踊跃参加,兴趣浓厚,对所学的新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青岛展示课:八年级《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来自青岛第二十六中学的高瑛老师执教《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高老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先从大量的具体实例抽象出丰富的函数,通过分类的方式,对函数进行聚类研究,找到一次函数的共同特征并将其概括出来,围绕一次函数的概念,与学生一起展开探究。结合油箱问题,劳务报酬等实际情境,加深学生对题中有效信息的理解,建立起一次函数的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体会函数学建模思想。这堂课充分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感知概念,理解概念,生成概念,通过正例和反例来辨析概念,以及概念的应用这一过程。课堂上学生活动丰富,动脑动口,小组合作探究,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从生活中抽象出概念,对概念辨析推理,最终将数学建模应用到生活。

(四)深圳展示课:八年级《4.3一次函数的图象》

来自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张明双老师执教《4.3一次函数的图象》。张老师首先通过短视频介绍了自己所在城市深圳及其打卡网红景点,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随后,张老师从平安金融中心抛出问题,让学生求出实际问题中的解析式,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方法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课题。通过自主学习,弄清楚一次函数图象的定义,以及如何画一次函数图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作图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后,在抽盲盒过程中,张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讲题,生生互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三、叩教学之“源”——学者论道

精彩二:异地专家交叉评课,学术盛宴百花齐放

(一) 赏析课例:《4.1函数》(执教者:成都市文伍熙老师)

深圳市坪山区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袁虹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文老师善于设计合适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二是文老师的课堂是开放的;三是文老师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挖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四是对于学生理解偏差问题,他能够适时的去引导点拨;最后,在课堂上文老师也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青岛市南区教育中心邱军老师对文老师的课给予了肯定。他表示文老师在课堂中很好地落实了数学的教育价值,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主动建构函数的定义,在课堂中不仅传播了爱国主义情怀,还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赏析课例:《4.1函数》(执教者:沈阳市李晨阳老师)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谢祥老师,深圳市罗湖区特级教师王义平老师先后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他们都高度赞扬了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非常完美,充分肯定了李老师对教材的深度加工,例题的选择,课堂的师生互动以及围绕关键词的问题串设计。李老师精彩而精准的教材解析,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对学生学情的透彻洞见,对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准确认知,在课堂上让学生经历概念的自然生成,探索结论的新颖设计,从情怀育人的巧妙切入以及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创新等,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同,引起了全场老师们的共鸣。

(三)赏析课例:《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执教者:青岛市高瑛老师)

成都邛崃市教研培育中心张永胜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全面、深刻、精彩的点评。张老师提出了七大亮点和五大期望,对高老师的课前指导分组,明确任务,前置学习,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认知和基础出发等方面表示认可。张老师提出了概念课课堂要求,数学教学不在于传授,在于唤醒和鼓励,在于积极的情感支持和思想支持等课堂艺术。最后,张老师期望全体老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几何画板、网络画板等媒体技术在辅助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以及“双减”背景下加强课外作业的设计,倡导分层设计、分类达标和自主选择。

深圳市福田区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曹捍东老师高度赞扬了高老师的这堂课将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完美结合,提出了在概念课中,抽象、建模的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并指出了概念课的基本教学思路。同时,强调了“双减”背景下要减负提质。

(四)赏析课例:《4.3一次函数的图象》(执教者:深圳市张明双老师)

青岛李沧区教研室万发山老师以“精神大餐”,对张老师这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后,万老师点评了该节课的亮点,一是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文化传承;二是张老师的课堂中有价值诉求;三是张老师的课堂中有理性思维;四是张老师的课堂在呵护孩子的成长,呵护孩子的心灵。最后,万老师期望,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培养终身学习者,要培养问题解决者,要培养责任担当者,要培养生活优雅者。

成都市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部主任任炯老师说张老师课堂引入非常巧妙、精彩。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函数的表达方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目标精准,新知的讲解过程中精心引导,动手操作中精心的反馈和评价。本堂课的亮点突出,在应用和小结中为后面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提供了一个思路。整个教学环节中完美体现了学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

(五)听评课总结: “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新思考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张玉华老师对本次听评课作了总结,她提出“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对教学有新的思考。首先,要思考如何让教学减时增效,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个学转向团学,从单一转向多元,从短效转向长效,实现学生学习的全面发生;其次,要思考如何让教学减量增质,加强试题选用的“四问”和试题讲评的“四解”,实现学生学习的深度发生。最后,张老师强调,每一位数学教师要认真落实新课标和新教材倡导的理念,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让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开花!


四、望教育之“远”——名家引路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黄祥勇老师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马复教授作了专题讲座,他们分别就“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思考、中考改革趋势同与会教师进行了交流。

黄祥勇老师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双减”,对“双减”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主要包括校外培训的过度无序的发展,破坏了教育公平;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综合能力、健全人格和价值观等的发展。

黄老师指出当前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五大教学误区,并指导老师们从教学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并避免误区。黄老师认为,基础教育的守正,首先,应该是教育的正常化,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完整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其次,“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质量不减?一是强化考试命题规范,让评价发挥“指挥棒”作用;二是提升教育教学效益,让课堂落实“主阵地”作用;三是提高作业设计能力,让课后巩固起到“加减法”作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马复教授对中考命题改革趋势进行了深度讲解。

马教授从剖析现状出发,为老师们明确了中考的定位,注重双基,关注对核心内容及其理解水平的考查,关注对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探究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查,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从而改变过度关注熟练度、忽视思维深刻性的命题现象。马教授提到后续还将关注思维开放性、个性化认知特征以及跨学科主题研究能力的考查。最后,马教授在课改进程方面谈到,教育部将陆续出台“命题指南”和“评估标准”,规范和评估试题命制工作,促进新《课程标准》评价理念的全面落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教研活动精心策划,颇具匠心,既有学者名家高屋建瓴的引领,又有教学名师精湛技艺的示范,对“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也对试题命制和作业设计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让数学教育工作者受益匪浅。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