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天府文化,全面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推进《关于贯彻落实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传承四川地方音乐文化,保证“三进”活动在成都市扎实、高效地推进,10月13日上午,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承办的成都市第二届《川腔蜀韵》地方性音乐资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上东学校阳光厅拉开序幕。
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卿子俊,湖南新教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彭飞、副总经理李俊杰,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学校校长曾小钢;成都市音乐家协会顾问、成都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委会名誉会长朱名燕,国家二级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胡郁青,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符辉。
成都市第二届《川腔蜀韵》地方性音乐资源优质课评选活动旨在发扬地域传统文化,突出地方性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色教育,提高学生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该课题相配套的“川腔蜀韵”地方音乐课程教材将四川清音、川剧、曲艺等地方戏曲片段编入其中,并介绍了当代四川作曲家所创作的具有四川地方音乐元素的作品。
曲艺声声,蜀韵悠扬。听川腔老调,传巴蜀乡情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卿子俊为本次活动致辞。
课堂上,老师们以吟诵、吟唱四川童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方言音韵与地域性音乐的韵律美,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进行了母语化的审美意识训练。有助于孩子们母语意识的培养,深化他们家乡观的塑造和促进其母语声韵审美能力的养成,形成知、情、意的高度统一。
各位老师通过诙谐幽默的念白及表演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入感受川剧的表演程式。通过挖掘音乐表现要素(旋律、节奏、语言、戏曲演唱技巧等),让学生通过模唱、画旋律线、对比演唱等方法,体验川剧高腔的唱腔特点,并能综合表演短小片段,增强了学生对戏曲演唱及表演风格的把握,感悟川剧的艺术魅力。
本次优质课展示活动旨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技能的提升,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弘扬并传承四川优秀传统的民族民间和地方音乐文化。参赛的音乐教师们不仅可以锤炼自身素质,使自己快速进步,还能开阔眼界,取长补短,并将地方课程资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的结合,检讨出课堂中的不足,为川腔蜀韵这一系列教材的普及和推广总结出相关经验。孩子们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高雅情怀,使学生成为对母语的语韵和音韵特质敏感、具有地域审美能力、且能够自觉扮演本土特色艺术、文化发展传播的媒介和传承者。
在音乐课堂中对“四川地方音乐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探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吸收地方课程资源,还能使学生在本土音乐的传唱和教学过程中理解四川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家乡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建构起全面的艺术审美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一节节优质的课程,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将音乐元素与地方文化元素紧密结合,让现场师生既感受到音乐之美,又享受到了一场地域特色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