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战略任务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学校美育,提高教师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教研员对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资料的研究和学习,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5月28日 - 29日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举办了“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暨成都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列”培训研讨会。
成都市各区县教研员、成都市骨干教师及《川腔蜀韵》编委共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在成都市教学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李萍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
此次会议旨在提高教师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教研员对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资料的研究和学习。大会聚焦以下三方面:
焦点一:《川腔蜀韵》的充实、深挖。
编委提纲挈领,深挖地方教材。《川腔蜀韵》是与我市现行使用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教材同步走的地方教材。它的编创出版为一线音乐教师们提供了更系统、更丰富、更便捷的,具有浓郁的四川韵味的地方音乐课程教学资源。会议第一天,各位编委们从各自分工负责的版块(童谣、民歌、舞蹈、川剧和曲艺以及器乐),分别介绍了编写意图和修改意见,使与会老师进一步明晰了教材的内容,更深入的理解其特色韵味,以便更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
焦点二:教师素养的诉求、提升。
名师精神引领,提升教师全面素养。为推动成都市各区县音乐骨干教师队伍全面素养的发展,大会专程请到四川省中学音乐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陈双做了《让生命绽放教育的精彩——基于名优教师的基本特征与关键要素探索》的讲座。陈老师在讲座中总结自身的发展谈到:首先,目标是引领教师成长为名师的动力,自主学习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重要因素。其次,实践和反思是教师成为名师的两大法宝。再者,公开课、课题及论文是促成名师的三大砝码,适当适时适度的外力则是教师成为名师的重要保障。他还结合习主席在北师大的讲话中提出的要做“四有教师”,勉励在座的老师们:既要学高为师又要德高为范;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水不积也不厚,则其覆大舟也不利;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通过陈双老师的专题讲座,老师们明白了,音乐教师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而热爱、执着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不竭的动力。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的老师则是教师的终极目标。
焦点三:课题研究的规划、完善。
专家指点迷津,完善课题研究。四川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首席专家,成都大学教授周小山,对即将申报、正在进行和准备结题的三个音乐教育教学类课题提出疑问,找出亮点,全面剖析,最后给出精准建议。周教授对音乐课题研究方法与策略的指导,一针见血,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老师们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仅厘清了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设计思路,还明晰了理论架构的基点落实,更抓实了实践操作的层次递进等,极大激发了参会老师们对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热情,也明确了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
本次系列培训会,老师们仿佛甘露洒心,雀跃不已。在各级专家和音乐名师的引领下,定会坚持不懈,继续探索,努力造就品德高尚,技能高超,有创新与科研精神的新型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