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协同显优势 赛课展实力
——成都市中学历史学科获全国赛课一等奖

  2013年10月19~22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委会年会在河南洛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的历史教学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研讨中国历史教学。大会主要分两个议程,首先是从2013年参加全国历史录像课比赛的选手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节课(高初中各2节)现场展示,讨论交流,然后是专家专题讲座和全国各地的录像课评比表彰。代表成都市参赛的温江中学张渝阳老师(高中)和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杨培江老师(初中)均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这是继10月18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的四川省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大赛,成都市4名参赛选手全部荣获省一等奖后再次喜获丰收。

  回顾近两年来成都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历程,我们看到的是在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赖蓉辉老师的带领下对新课程不断的研究和思考,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在参赛的两节课中温江中学张渝阳老师执教的高二必修Ⅲ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课堂教学如同教学的内容一般,冷静、理性,在分析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内容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而是不断地向学生层层提问,他的思想认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形成这样思想认识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让学生在了解启蒙思想家核心思想内容的同时,了解这些思想形成的背景,以及启蒙思想是怎样逐步完善和成熟的。同时,张老师将启蒙思想与中国孔子和儒学相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形成整体史观,客观认识西方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联系。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杨培江老师参赛的课题为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建筑奇观》,该节课以古建筑大师梁思成研究、保护、发扬古建筑的事迹为线索,大胆的将教材内容整合为:建筑之奇、建筑之魂和建筑之思。通过三个环节的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概况,更引导学生去探险隐藏在古建筑中深层次的团结、智慧、勤劳的民族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

  本次赛课充分展示了成都市历史教师的实力。虽然四川省进入课改时间较短,但成都市充分利用课改先行地区的经验,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的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以龙泉驿区“学案导学模式”、武侯区川大附中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本次赛课获奖也充分说明了成都历史学科教学走在了省内课改前列。

  本次赛课还体现了历史学科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表明历史学科已初步形成了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获奖的课是经过层层打磨的精品课,获奖的选手也是通过层层选拔产生的。学校教研组、武侯区和温江区学科中心组,相关教研员张明星老师、吕文英老师、特别是市教研员赖蓉辉老师都参与了课的全程打磨。赖老师还不辞辛苦专程到温江中学和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指导课堂教学,让参赛老师和教研组老师受益匪浅。目前,成都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我们相信,在这种扎实勤奋、创新进取的研究氛围下,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喜讯。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