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4月13日,成都市“蜀都杯”优质课展评活动在双流区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全市22个区市县的29位选手参加了“蜀都杯”角逐,800多位初中老师先后参加了观摩活动。
“蜀都杯”是成都市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的赛课活动,分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进行,是成都市历史课堂教学的顶级赛事。但因赛课经费和其他相关问题,2004年以后,“蜀都杯”曾一度停赛,2012年,在市教研员赖蓉辉老师的多方努力下,赛课活动继续推行。近年来,“蜀都杯”赛课得到了四川师范大学陈辉教授、省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陈静亦老师、黄勇老师的指导,影响力不断扩大,成都市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通过这个赛课平台脱颖而出,走出成都、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每次赛课都是成都历史老师的饕餮盛宴,每位历史老师都以参加赛课获奖为荣。
本次赛课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决赛通过说课评出等级,进入特等奖的选手现场上课。为实现公平公正,本次说课和赛课评委由大学教授、省教研员、一线教师和区县教研员四部分人员组成。一律采用盲评打分,当场公布,并组建了由全市教师参加的“2018年蜀都杯赛课”微信群进行现场监督讨论。赛课气氛热烈,精彩纷呈,QQ群、微信群讨论激烈火爆。
作为成都市历史学界有品牌影响力的赛课活动,本次活动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参赛选手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突显学科核心素养
29位选手的教学目标有三种呈现方式,一是在传统三维目标中渗透核心素养目标,二是从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设定教学目标,三是从了解、理解、见解三个角度设定教学目标。选手普遍在初中课标要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注重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反映了我市初中历史教师具有学习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能紧跟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
2.教学设计注重教学立意
选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普遍有明确的教学立意主题(课魂),根据立意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有明、暗两条线索。既体现了成都市历史学科的教学特色,又吸收了史学界新课改以来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成都市中考命题改革以来教学导向成效的体现。
初中新版课标颁布实施以来,成都市历史中考命题第二卷试题设计,以“主题”立意,围绕主题选择材料。重视历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突出地反映了历史学科强调“学以致用”,也体现了历史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彰显了公民素养教育;考查的角度基本做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多年的中考试题导向逐渐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也逐渐改变了教师教学的观念,本次赛课就是中考试题导向效果的集中体现。如《百年奥运梦的实现》一课,以“强国梦,奥运路”为教学立意,明线为:中国百年奥运梦实现的历程和中国不同时期体育发展的情况,暗线为:突出人、突出体育精神;《从“清明上河图”窥商业繁荣》一课以“小细节见证大历史”的史学方法立意;《敌后战场的抗战》以“有国才有家”为教学立意,明线为:邓玉芬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抗日,暗线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等。
3.史料选用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选手教学设计中除常用的文字材料、图表材料、视频材料外,还采用了口述史材料、档案材料、家书材料等。如:《红军长征》一课以家书讲述长征史实,以家书传承长征精神;《敢为天下先,永铸改革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记》一课设计明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历程,暗线为:奶奶口述改革前后个人的经历等。
4.教材整合的创新
为实现教学目标,选手们大胆整合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如《敌后战场的抗战》以英雄母亲邓玉芬为线索带出敌后抗战,《百年奥运梦的实现》以“一个人的奥运、一群人的奥运”为线,用“初梦”、“追梦”、“圆梦”来整合教材,《千年女神的故事——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以“文化传承,家国情怀”为教学立意,采用妇好为线索,将教材整合为“妇好安好”“妇好安在”“妇好安息”三个环节等。
5.教学方法的创新
本次赛课选手采用了很多新的教学手段,如微视频、数字故事等,普遍采用了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了先学后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6.教学过程关注细节
展示的9节现场课充分展示了选手的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的功底,许多细节让人感动。下面以《粉墨中国勾勒历史——清朝的文学艺术》一课对第一部分粉墨中国之文《红楼梦》的处理为例说明:引入部分,展示三条名人对《红楼梦》的评价谈感受,让学生认知作品;第一环节:“荒唐言”,让学生读原著片段,品读《红楼梦》;第二环节:“辛酸泪”,通过观看视频,感受辛酸;第三环节:“作者痴”,通过对作者生平介绍,理解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环节:“其中味”,学生讨论“四大名著适合学生阅读吗”?“少不读红楼”你怎么看?让学生评价《红楼梦》。整个设计从感知—认知—感受,层层深入,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学生特点。
本次赛课亮点多多,除以上特点外,选手课件精美、说态自然大方,体现了新时期历史教师特有的教学风采。如《粉墨中国勾勒历史——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课导入时,老师亲自弹奏琵琶,既表现了选手个人的良好素质,又渲染了课堂教学气氛,新课导入效果非常好。
课堂教学设计是有缺陷的艺术,教学追求永无止境,在选手的说课和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川师大陈辉教授和省教科院黄勇老师在最后点评中,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时段的教学渗透孕育才能习得,一节课不可能达成很多的素养目标。很多选手教学目标中都要达成几个核心素养目标,甚至有个别选手直接以素养目标代替三维目标,这是不适合的。
2.说课的反思问题
说课如果为课前说课,其反思应为设计反思,而不能定为教学反思。
3.对教材的整合取舍要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能为讲课或说课方便而对教材随便取舍。
4.最好少用虚拟场景、虚拟人物。中学教学资源异常丰富,历史教学更要讲究求真求实。
5.问题设计和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设问的梯度,要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和年龄特征。
6.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挖掘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不宜面面俱到,只图教学精致,而失去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
赛课得到了双流区教培中心和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的大力支持,对赛课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得到参会老师的一致赞扬。
本次赛课活动既是历史学科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又是各区市县历史学科综合实力的展示,赛课结束,留给我们的思考更多……
课改永远在路上,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