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近段时间,一道北京东城区中考物理模拟题在北京乃至全国教师圈子被反复刷屏,很多一线教师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质疑和不同意见,甚至有教师发文提出了一个更具冲击感的命题——“教研员真的是落后保守势力的堡垒?”

   一时间,教研员这个教育战线上的特殊群体被推到风口浪尖,舆论的焦点既有对准教研组织存在合理性的质疑,也有对教研员本身素质和专业成长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作为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密码”破译者,教研员应该何去何从?

   长期以来,各地教科院(所)的教研员处于被边缘化的“夹层”地带,对上,教研员承担着为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服务的“智囊”职能,扮演着参与决策、专业引领与质量检测的角色;对下,教研员承担着政策执行、课程设计、发展服务、专业指导、质量促进的职责,更要面向学校,面向校长、教师、学生,甚至走进课堂,提高教研的广度、深度和专业力度,做课程落地的“转化者”和学校、教师的专业“领跑者”。因此,一些学者将教研员这一特殊群体称为“沉默的权威”。

   让“沉默的权威”不再沉默,真正权威起来,让教研员实现基于政策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的教育学术反哺,既要改变对他们的偏见,更需改变强大的制度惯性、思维惯性与行为惯性,注重顶层设计,运用系统思维,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聚焦教研员的实际需求和专业成长,让教研员真正“动”起来、“学”起来、“专”起来、“红”起来。

   从教研员的入口来看,各地教科院(所)中有相当一部分教研员是来自教学一线教师,他们因教学业绩优秀而被推荐或遴选成为区域内的教研员,但从教学能手到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角色的转变,其自身素养往往也有难以自我超越的短板。成为教研员之后,岗位职能职责及身份的变化,随着他们到教学一线指导教学教研和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服务时间的相对增加,使得教研员接受教学研究的专业培训机会大大减少,因此他们出现了“输血”少而“献血”多的“贫血”现象。

   改变教研员的“返贫”现象,需要建立教研员专业成长经费的制度性规范,设立教研员成长专项资金,保障专项资金的高效运行。要运用整体思维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以“需求倒逼”“问题倒逼”“目标倒逼”和开放性思维设计教研员培训的整体方案和阶段培养策略。按照“普及培训+私人定制”“本土培养+外地研修”“自我修炼+高端引领”等方式进行立体化设计、落实培训计划和细则。

   同时,构建“互联网+”的现代培训思路和策略,纵向上,让教研员到国内外大专院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充电”、与院校教授和课程专业人员进行“对话”,到区域内外的基层学校、课堂等教育“田野”进行实证性研修,汲取丰富营养,让理论根植于一线教育沃土;横向上,坚持共享发展原则,以“育人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取向”为目标,建立与全国教科院(所)进行联合研修的联盟,构建教研员协同创新成长机制,构筑本地与外地教研员平等对话成长平台,实现本文化与异文化的融合共生,真正让每一位教研员走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学术自觉”和“专业自信”康庄大道。(作者罗清红,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