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静待花开的期盼。在纷繁喧嚣的世事中,教师该如何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工作本身,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16年11月2日,郑州市第一届“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师与部分骨干班主任一行60余人到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专项培训,我院罗清红院长为教师们献上了一堂精彩的《教育教学漫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他对教育教学的感悟和思考。
罗院长从哲学的思考出发,为老师们开启了对“生”与“活”与“命”的哲思,进而引发老师们对职业的认同、对教育工作的正向期待;他结合物理学上对“时间不会流逝”的解释,揭示“活在当下”方显可贵;他通过《争与抢》、《兽性、人性与神性》、《静 让人走向深刻》的感悟,畅谈对生命中的“得”与“失”的理解、与教师们分享德育工作的开展实际是一场心灵世界打造的过程,如同“静水深流,静能生慧,静以养德”,唯有内心的平静、宁静与安静才能悟出生活的大智慧,才能理解学生行为的表象和内在的诉求。
在谈到德育、智育与体育的关系时,罗院长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中对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的阐释,分享了他对德育包含智育、体育的“大德育观”的理解,赢得老师们的频频赞同。他结合对《易经》的品读,对《道德经》等古代先哲的理解,启发教师对“学生是山”、“教师是水”的体会,对学生需要高山仰止充满敬畏,做教师需要上善若水充满智慧。因此,教师们要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和知识的相互关系,教师保持高度有效的方法是学习、创新、实践,教师对知识的打造应该具有逻辑之美,教师对待学生则应该让学生发声,在教学互动中相长。
最后,罗院长结合“基于平板的未来课堂”教育实验和实证,向教师们分享了在大数据支撑下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评估的科学化、对帮助教师学习的网络化和泛在化探索,让翻转课堂的效果可见、可测、可喜,让“微师培”为教师成长护航,运用大数据为教育变革提供支撑力量。
一场精彩的演讲让听讲教师们回味、赞叹,他们高度赞赏罗院长对教育教学的哲学思辨、对工作生活的哲学思考、对未来课堂的孜孜探究,渴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机会向成都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