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成都市孤独症学生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2025年3月20日,成都市“真情境·大课堂”孤独症学生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赵斌教授,成都教科院、双流区教育局、双流区教科院、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相关领导以及成都市各区(市)县特殊教育教研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随班就读骨干教师等近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片

研讨会上,双流区教科院李顺榕副院长致欢迎辞,期待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搭建起成都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交流平台,切实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质量。双流区教科院特殊教育学科中心组成员、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李艳老师作《我们一起玩吧》生活语文口语交际课例分享。李艳、胥艳和张晚钰三位老师共同以“依标扣本,以学定教——促进孤独症学生社交能力的课堂实践探索”为主题,从课标教材解读、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本课在孤独症学生社交技能提升方面所作出的实践探索。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曹娇老师作“随班就读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的评估与实践”主题分享。

图片

西南大学赵斌教授围绕“融合教育背景下孤独症学生的生态支持策略”,系统阐述了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点、干预和教育挑战,并强调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详细介绍了在融合教育环境中为孤独症学生提供全方位生态支持的重要性,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的多元支持策略,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孤独症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全面发展。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常利梅老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她谈到,孤独症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的个人发展,也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她呼吁广大教师应当持续深化对孤独症学生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更加包容和支持的态度,为孤独症学生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阳春三月,万物生晖。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孤独症学生的教育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融合教育是孤独症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生态支持体系。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为孤独症学生创造更加包容、温暖的教育环境,助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