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春和景明。2023年4月7日上午,“‘双新’背景下《中外历史纲要(下)》成都教学样本研究”系列活动(第四期)在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学术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赖蓉辉名师工作室承办、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协办,研讨内容围绕《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整合教学研究展开,来自成都市和河北省正定实验中学的近300位高中历史教师到场参加活动,共同研讨“双新”背景下的高一历史教学。
活动由成都市历史教研员宋廷飞老师主持。宋老师重申了举办高一历史“双新”教研系列活动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系列教研活动体系化推介成都市名师工作室在《中外历史纲要》教学设计方面的思考和成果,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成都教学样本,助力一线教学,保持成都市高中历史教学高位稳定前行。
活动分课例展示、评课议课、讲座交流三个环节展开。首先,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的杨雅宁老师进行了题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研究课例展示。杨老师以人物为绳串起“拉美的独立”“亚洲的觉醒”“非洲的抗争”“抗争的回响”四大板块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群,直击教学的核心问题。同时,借助图文拓展知识,深挖图文细节的内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仅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而且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评课议课。包括杨雅宁老师阐述设计思路、河北正定实验中学的董志伟老师和锦江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的王子涵老师点评研究课例。
杨雅宁老师重点谈到,教学设计将全课置于单元定位下去设计,遵从“压迫—反抗”逻辑;置于整个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史中去观察,定位于“前奏和发展”,结尾联系20世纪的民族独立斗争;以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充盈全课,让课堂更加丰满,有温度、人情味和历史味。
河北正中实验中学的董志伟老师结合已实施新教材三年的课改经验,高度肯定了杨老师的教学,他说:“这是一堂成功的研讨课,该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置于全国都堪称精品。全课追求五大核心素养真实落地,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态自然,与学生互动融洽。”董老师感叹道:“成都的历史教研水平全国一流,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锦江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王子涵老师认为,本课关注到单元时空的贯通性——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是孤立事件;拉美独立运动的代表性——无论是进步还是局限都影响至今。杨老师的设计突出了长时段的关照,采用依靠人物故事来分析事件意义的方法,以失败作为切口来观察意义的视角都非常独到。“这是一堂精彩巧妙的研究课!”。
第三个环节是成都四十九中的张能老师作题为《工业化时期整体世界的联系、发展与矛盾》的专题发言。张老师对《中外历史纲要(下)》进行了简要的整体解读,他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书贯穿的主题、灵魂。在此指导下,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世界历史是接续发展的阶段,也是孕育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段具有构建全球化体系和忽视全人类命运的两面性,是世界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紧接着,张老师分“提炼单元主题”“整合单元内容”“明确教学要求”“梳理教学要点”四个部分对第五、六单元的内容进行剖析,在简要解读课标和单元子目的基础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了对这两个单元内容的思考和整合。他将这部分知识要点从“基础”和“发展”两个层面明确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标学业水平要求层级进行分析。最后,以“核心概念”“关键概念”“次级概念”“关联概念”的呈现形式梳理了两个单元的教学要点,并简要呈现了部分片段教学示例。
异彩纷呈的教学案例给老师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也再次感受到了《中外历史纲要(下)》成都教学样本研究系列活动迸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成都历史教育人携手教研、阔步向前,共同书写“双新”背景下教学变革的课改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