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精准教学?
机器人进课堂当老师效果如何?
11月8日, 2022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举办,线上直播开放。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雷耀华做活动致辞。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吴若愚老师执教研究课例:数据支撑下的体育课堂——《篮球行进间运球》。课上,利用智能臂带记录学生运动轨迹、心率、卡路里并传输至教师端,再通过教师端蓝牙功能将数据投影至LED大屏。教师实时分析数据可了解班级整体状况,科学设置运动量,实时检测调整,保障学生运动效能和生命安全;利用数据横向纵向对比,分层布置课堂体锻任务及个性化布置家庭作业。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顾思捷老师执教机器人进课堂——《小明的一天》,教学生认识钟表,了解整时和半时。小小机器人吸引了一年级学生的极大兴趣与学习专注度。 “楠宝”扮演三种身份,教师的助教、学生的学伴、情景扮演者。“教师的助教”为其主要身份,机器人代替老师喊课堂指令,进行课堂提问、追问,实时评价学生,进行课堂巡视,有效构建了人工智能双师型课堂。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周雄俊副教授做课例点评指导。两个课例呈现出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常见典型场景。“楠宝”机器人辅助授课原理为模式识别,在教学中引入第三方(第二位教师);体育课原理是数据分析,要求教师实时根据数据做出指令,实现学生动态分组。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并替代部分传统教学中元素。“以数据支撑做决策判断、课堂实施”的能力成为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核心素养的儿童是不变目标。
围绕人工智能在学校的应用,三所学校做了交流发言。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王瑞枫做了《技术赋能 精准育人》的交流发言。学校以“为未来育人”为办学理念,以人工智能助力治理手段优化、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学校开设常态化人工智能课程、泛在化学习空间、脑科学课程,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创新思维、阅读素养培养,提供丰富成长路径,并开展儿童数据画像探索学生评价新方式。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梁洪琛分享AI机器人在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学校创设“乐悦”体系,分为课程价值追求、课程育人目标、课程五大领域、实践体验课程、个性拓展课程几模块。围绕“乐悦”体系开设AI通识课程、人工智能拓展课、人机协同课程。
成都市第十幼儿园范颖分享《让人工智能在幼儿心中萌芽》。十幼形成《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机器人认知与互动行为发展研究》研究方案,帮助幼儿充分认识并理解人工智能、创造幼儿与人工智能互动的机会。未来将设计小中大班人工智能课程、继续探索不同人工智能工具在适宜场景中的应用、注重研究经验的提炼,形成课例、案例、论文等研究成果。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雷耀华分享《人工智能助推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武侯经验。武侯区构建“人工智能进校园”整体规划,分阶段有计划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建设。现阶段武侯区已建立了区域教育数据中心,以数据中心为核心,通过数据的汇集、治理、共享、应用,服务于学校和部门。AI应用于教学环境改善、评价手段、教学助手、学生数字画像等方面。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陕昌群副主任做活动总结。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为了探索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我市逐步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此次研讨会面向未来,展示了武侯区的先行探索样态,勾勒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未来形态,科学,精准、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教学的显著特征。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协办,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承办,是成都市 2022 年秋季高中教师课程超市菜单培训、成德眉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系列活动。活动采用线下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开展。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大数据与监测评估研究所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副主任陕昌群,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雷耀华,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周雄俊等领导和专家现场参加了研讨会。各区(市)县教研部门和直属(直管) 学校信息化负责人,成都区域及全国各地的人工智能教育爱好者600余人线上参与了研讨。大家对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数据支撑精准教学,机器人进课堂开展双师教学等有了直观真切的认识,对未来的探索实践起到铺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