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以本质、认知、思维为节点,提升知识结构化的品质
——记成都市第三届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研讨活动

2019年12月20日上午,成都市第三届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研讨活动在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音乐厅隆重举行。本次研讨活动旨在研究如何紧扣数学知识本质,在练习课和复习课中提升学生知识结构化的能力,并以此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品质。活动由成都市教科院主办,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和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协办,全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和优秀骨干教师代表近400人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活动开始,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张铮校长首先为活动致辞,接着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陈宏老师和青羊区胜西小学李宪意老师随后分别献课《整理与复习的方法之:由一个到一类》和《周长的练习》。

陈宏老师以“比反应快”的游戏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需要知道两个量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将这一个问题拓展到一类问题。学生在不断联想,类比,交流,分享地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找到一个例子,抓住问题背后的本质特征,再延伸到具有该特征的一类问题,就往往可以将六年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问题结构化,使整理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宪意老师设计的三年级练习课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各个环节都紧扣周长定义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从练习习题回到理解周长概念上,追溯知识源头,回归知识本质。再加上李老师亲切自然的语言,对学生的不断鼓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课后,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李菲老师和青羊区胜西小学曾凌伟老师进行专题发言。李菲老师通过问题和现象,问卷调查,问卷综述,教学设计说明和教学反思五部分内容阐释了对《由一个到一类》一课的思考和实践。日常复习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总结,对数学知识类比、联想、延伸的意识不强。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她提出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建立大数学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来统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知识发生关联、延伸和迁移。

曾凌伟老师就《周长的练习》一课也表达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他指出练习课与复习课的基本任务虽有差别,但两者的附加任务是相同的,都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方法结构化,从而思维结构化。为了确保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关注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本质,注重知识的前后脉络。

最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碧荣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数学知识结构化,要超越具体知识和技能,深入到思维的层面,由具体的数学方法和策略过渡到一般性的思维策略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从而不断提升数学知识结构化的品质,为中学、高中学习奠定更扎实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