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让技术遇见思想
——罗清红院长在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全国二次学术年会暨脑科学与教育国际论坛上作专题报告

2019年5月11日,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全国二次学术年会暨脑科学与教育国际论坛”在青岛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共建更好的全球教育未来”。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高润生、美国双院院士Brian Wandell、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国际神经科学学会主席谭力海、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所长PankajSah等专家以及大城市教科院联盟所有成员单位的院长、所长,知名高校、中小学校长、教师130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成都市“脑科学与未来教育”研究团队、项目试验区和20所试点学校的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现场


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高润生在致辞中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为教育研究从经验向科学提供了条件,为改变教育的大规模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工具。把自然科学研究相关的思想、手段和技术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有望实现教育科学的重大突破。

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高润生出席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裴钢表示,脑科学是研究脑认知、意识和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已成为本世纪最富挑战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际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是各个国家竞相重点关注布局支持的研究领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和脑科学的交叉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认为,大脑是人类外迁世界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人脑作为人类自身神奇的“三磅小宇宙”,具有终身可塑性。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在我们决定教育的走向、方式、布局和资源的配置时,必须综合考虑其特殊规律和脑科学规律。

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席教授、院士Brian Wandell的报告为听众打开了理解“阅读与脑“关系的大门。Brian Wandell教授表示,教育面对的是每个个体,基于大数据的脑科学研究能加强学生脑区域之间的联结,促进个体的学习和成长。

国际神经科学学会主席、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谭力海,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神经科学家洪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所长PankajSah,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学和脑科学家郭爱克,中国科学院院长、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苏国辉,经合组织脑科学与学习科学项目负责人Bruno della Chiesa,希腊心理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专家 Helen Abadzi也相继就其研究领域做了主题发言或主旨报告。

在“脑科学课堂应用”分论坛,胶州市“因材施教”教学研究协作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分别从区域实践、课堂教学、学校实践三个方面的案例逐一作了分享、展示、交流。罗清红院长对案例逐一点评,对他们运用脑科学指导实际教学过程表示肯定。罗院长认为,我们对教育的认识犹如在大海中穿行,近海看灯塔,远海靠北斗,迷雾中穿行靠罗盘。脑科学如同罗盘指引着教育走在正确的路上。


成都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清红院长作专题报告


随后,罗院长以《脑科学在课堂应用中的思考与实践》为题,沿着思想与技术的历史长河,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欧洲文明的模型阶段,向与会人员展开了思想与技术史的长副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思想智慧让技术看见“思想”,遇见“灵魂“。当前,成都教科院正推进的“脑·育“行动正是以“脑科学+课堂教学“将技术与思想结合的区域实践。

教育要从基于经验判断走向基于实证研究,要交叉教育学与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唯此才能应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的教育深层变革。成都教科院正以“脑科学+未来教育“的躬耕行动为破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成都智慧,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成都贡献。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脑·育“研究团队参会



扫一扫关注微信